徜徉于園圖之間 清明上河
編/前
孟春初夏,花紅柳綠,中原大地,生機盎然。
作為其中一處風景,清明上河園里草芽、樹芽同抽新綠,草花、禮花五色斑斕。
風景之所以燦爛,是由于享深厚文化根脈的補充和養育,得時代天光風氣的潤色和熏陶。
那么,就讓我們走進其中,去欣賞花蔓,去尋根問底。徜徉之間,也許會對中原文化產生整體的感悟。
一
水的光影泛上來,映在一張張臉上,臉上便都有了光澤,那是春天的光澤,清明的光澤。
一場雷聲過后,桑葉柳葉開始拱芽,到處彌漫著好聞的氣息,深吸一口,滿肺里都是那種清爽。
河上熱鬧起來,河將一個都市串聯,將人心中的向往串聯,那么,上河去呀!河的兩岸、河的上游和下游,都是從冬天趕來的人。你從那些人的臉上看到了什么?看到了舒展、喜氣、平和、渴盼,看到了悠閑、慵懶以及排遣。
一條河,讓一個春天蕩漾,讓一個都市蕩漾。
清明上河園,在這個古老又年輕的園子里,有一條河,河叫汴河,有一座橋,橋叫彩虹橋,像一場暴雨過后的一架彩虹,成為人們心里的一個象征。彩虹橋上,上來的下去的人形成了流,流著喧鬧、紛攘和歡笑。
是的,更多的是笑聲,似乎好久沒有聽到這種笑聲了。從各個屋子里釋放出的笑聲,從各個胸腔里迸發出的笑聲,一同在河的上空擁擠著,傳遞著。一些掉進河里,河將那聲音掛了一層水,又拋上來。一些張揚到天上,天上飛過一群群的鳥,鳥把這些聲音扇動到更高的云中。
清明上河,似乎是成了一個生活成語,活泛在人們的心間。
二
透亮的光線閃現得到處都是。
柳樹在水旁將光線分出了綹,一綹一綹地交給了風。橋的邊緣鍍了一層光,那層光先是從橋下蔓延上來,蔓上橋而后就蔓上了人們的肩頭和臉龐。
我已經感到了一種溫暖,那是另外的一些溫暖傳給我的,我擁擠在溫暖中,呼吸著新鮮的空氣,呼吸著清脆的、甜蜜的、高亢的、低沉的笑的聲音。
我不知道我要到哪里去,我的腳不自覺地隨著不同的腳在走,把自己慢慢地升到河上,升到彩虹橋的最高處,升到殿宇的最高處,升到云的最高處,讓目光散漫或者凝聚。
有人高舉著風車,風車是彩色的,風也轉成彩色的了。
幾個人吹起了柳笛,嘀嘀哇哇一群綠色的蛙鳴。
清明上河園里,猛的一聲鑼,銅的聲音炸開來。是不是民俗街上哪個店鋪開張了?
汴河里船老大在吆喊著河南梆子,那一聲劈喉啞嗓拐了好幾道彎還沒有拐完,聽的人差一點就背過氣去。
一個女孩唧唧咯咯的一陣笑,將頭上插的一枝野花笑散了,紛紛揚揚撒了一地。
三
我看到了大宋的時光,大宋鼎盛時的清明,是否也是這個樣子?陽光必定是一樣的,快樂必定是一樣的。必定會有波瀾壯闊的水,會有船,而且那個時候的船會更多,更繁忙。船是主要的運輸工具,一條條船離岸或者靠岸,給這個清明帶來不同的興奮。
我的眼下也走過了一條條的船,船上的人怎么也是穿著大宋的時裝?而且擁擠的人群里,也有不少是穿著這樣的服裝。我不知道是時光錯亂了,還是我的意識混亂了。
而笑聲是真實的。人們喧嚷著,將我擁向前去。那些旗幌子在風中擺,我又看到了那些光線,那是東京汴梁的光線,卻是分不清是昨天的還是今天的了。
我不知道我是如何上到河上,又從河上下來。清明上河園里的人就像一股水流,在橋上橋下涌流著,同河水匯在一起,同春天匯在一起。我成了水流的一分子,跳蕩著,滋潤著,同其他的水分子傳遞著欣喜與快樂,幸福與渴望。
又一個清明到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