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位于新鄭市都市型現代農業示范園區核心位置的翠谷農業公園,創建于2014年,占地1500畝。目前,這里是“新鄭一日游”的重點景區。
新鄭市郭店鎮有這樣一座農業公園,在這里,市民變成了“農夫”,可以踏青消暑賞月尋梅,飽覽四時美景;可以荷鋤躬耕春種秋收,享受農家田園的自在生活;可以頤養天年,坐著搖椅慢慢聊。在這里,農民變成了“城里人”,可以指導城里人種菜種樹,做一名“農業科學家”;可以在園區從事食品深加工,當上領工資的工人;可以從事多種服務項目,做一名不離鄉不離家的工薪族……
位于新鄭市都市型現代農業示范園區核心位置的翠谷農業公園,創建于2014年,占地1500畝。園內現已建成24個景點(五館、六廊、十三區)——“五館”包括農業高科技成果展覽館、農產品博覽館、葡萄釀酒館、農耕文化博覽館、企業文化展示館;“六廊”包括植物文化廊、新鄭文化廊、葡萄文化廊、垂釣文化廊、農耕文化廊、民俗文化廊;“十三區”則包括蔬菜瓜果展示區、水果采摘區、盆景蔬菜區、親子游玩區、怡情垂釣區、家庭農場區等等。目前,這里是“新鄭一日游”的重點景區。
"我們建園的初衷,主要從解決三農問題出發,將農民從傳統農耕中解放出來,同時為都市人回歸自然,打造一個全新平臺。"翠谷農業園董事長陳彥峰介紹說"其實每個中國人都有一份鄉土情懷、農耕情結,無論是早些年網絡版的QQ農場偷菜游戲,還是現實版的私家農場租地模式,都證明了這一點。隨著城市霧霾、食品安全等問題的凸顯,加上繁重的生活和工作壓力,城市人越來越懷念老祖宗的農耕方式,追求閑山散水的慢生活。”
翠谷農業園董事長陳彥峰是80后,一直致力于發展生態養殖、瓜果采摘、生態體驗、餐飲休閑為一體的農業生態旅游觀光園。在項目正式運營之后,一系列問題也隨之產生。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和發展問題,公司高層研究得出“要實現可持續發展,離不開市場,離不開政策,更離不開創新”。于是,2015年以來,他帶著員工到以色列、日本等地考察后,最終確定選擇“社區支持農業(Community Supported Agri-culture,簡稱CSA)”模式。
據了解,社區支持農業(CSA)模式是一種農產品直接銷售、平等互利的新型農業模式。社區居民成為農場用戶,支付預定款或租用使用權,并且承諾在農場整個生長季節給予支持,從而實現農場及其所支持的社區之間風險共擔、利益共享、城鄉一體。
“在CSA中,由于城鄉互助,農業多元化向縱深發展,生態觀光、休閑養老、教育培訓、農產品深加工等功能可得到深層次挖掘,這和傳統意義上的‘QQ農場’‘微型農莊’等有著本質不同。”陳彥峰滿懷信心地介紹,這種模式是現代都市農業“城鄉雙贏戰略”。
翠谷農業公園的“城鄉雙贏戰略”從去年年初開始實施,首先是辟出了專門的陽光蔬菜大棚農場區域,利于農場主靜下心來精耕細作。同時按照承租期不同,將會員分為三級給予相應的待遇,以確保被領租土地的高效管理可持續高效發展。考慮到大多數“農場主”缺乏種植經驗,有時無暇管理,園區不僅提供良種供應、技術指導,還推出了委托當地農民代為進行翻地、施肥、播種、采摘等管理服務。這種模式實現了初步的“角色轉換”——城市人過了把農場主的癮,體驗了農耕的快樂;當地農民當上了工人和管理者,實現了增收。
翠谷公園今年一期推出的私家大棚,市場反響強烈,“一時間供不應求,甚至有的是單位集體租地,然后分給員工種植管理。實際上的市場需求遠遠超出了我們的預期。”翠谷公園總經理任何偉說,陽光大棚的火爆領租,使得相關的采摘、餐飲、娛樂、養老等項目也被全方位帶動。而這種田園式養老集老年休閑、健康、度假、養生學習與生活為一體,更符合老年人生理特點。同時可以使當地農民參與到保姆、保潔、餐飲等養老服務,獲得土地流轉租金、勞務薪酬雙重收入農民“轉型不離農、離‘農’不離鄉”,可以就地轉型為新型鄉鎮的新型市民
經過CSA模式的創新優化,翠谷農業公園項目扭轉頹勢,逐漸走上軌道。目前,該園區觀光休閑農業鄉村游示范園項目、蔬菜大棚高效農業示范園項目、生態養老示范園項目得到新鄭市、鄭州市等相關部門高度認可。
全球十大最受歡迎拍照景點給你靈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