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隨著首屆世界旅游發展大會在中國拉開帷幕,世界的目光也跟著聚焦到了日益繁榮的中國旅游。
5月19日,來自107個國家和14個國際組織的代表齊聚北京,共商世界旅游業發展大計。隨著首屆世界旅游發展大會的帷幕拉開,世界的目光聚焦在中國。
在旅游發展大會高峰論壇上,來自各國的嘉賓分享了在旅游促進發展、旅游促進扶貧、旅游促進和平等方面的經驗,也為我國旅游業未來的發展帶來了啟示。
世界分享中國旅游發展紅利
在世界旅游發展大會開幕之際,我國也迎來了第六個“中國旅游日”。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旅游業取得巨大發展成就的同時,也給世界帶來“驚喜”。數據顯示,我國國民人均出游從1984年的0.2次增長到2015年的3次,增長了14倍,國內游客數量從1984年的約2億人次擴大到2015年的40億人次,增長了19倍。自2012年起,中國連續多年成為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消費國,對全球旅游收入的貢獻年均超過13%。2015年,中國出境旅游人數、境外旅游消費均列世界第一。
同時,據國家信息中心的測算,2015年中國旅游業對國內GDP的綜合貢獻達到71119.68億元;旅游帶動就業7911萬人。也就是說,世界旅游業帶動的產業綜合增加值中,有六分之一由中國貢獻;創造的就業機會中,有四分之一來自于中國旅游業。
數據表明,我國已成為世界旅游領域最具活力、最具影響力的國家之一。如今國際社會普遍認為,把脈世界旅游業大勢,必須關注中國旅游業的走向。
根據國家旅游局發布的《中國旅游發展報告2016》(以下簡稱《報告》),中國有能力與世界分享諸多旅游發展紅利,包括巨大的旅游市場需求、巨大的旅游投資機會、中國旅游企業資本走出去的巨大機遇、中國旅游發展的經驗、中國巨大的旅游教育經驗和巨大的人力資源等。
中國出境游人數首度超過國內游
旅游業不僅自身發展迅速,其作為綜合性產業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的作用和影響也更加廣泛。根據《報告》,2012—2015年,旅游對交通運輸業增加值的拉動貢獻超過80%;住宿業、旅游購物、餐飲業對旅游產業增加值的貢獻均在10%左右,而旅游業對住宿業增加值的貢獻在80%以上,對餐飲業的貢獻超過60%,對批發和零售業的貢獻為30%以上。
同時,一些新的變化更值得思考:全球化時代的旅游資源共享,使得跨境旅游門檻降低;我國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使得人們更注重旅游品質和體驗。
今年春節,出境游占全部出游人數的近六成,超過了國內游。聯合國世界旅游組織秘書長塔勒布·瑞法依曾說,如果沒有中國旅游這么快的發展,世界旅游業不可能像今天這么好,中國游客為世界經濟發展帶來了強勁動力。
中國出境游的日益火爆,也倒逼國內游完善市場秩序,提高公共服務水平,從而帶動國內旅游業健康發展。
共謀發展機遇 共創旅游繁榮
《報告》認為,中國旅游業仍將保持快速發展的黃金期,而且進入轉型升級創新發展的關鍵期,“旅游+”戰略、“全域旅游”戰略、“一帶一路”旅游合作的進一步實施,中國旅游業將迎來提質增效的階段,世界將充分分享中國旅游市場帶來的巨大紅利。
推動全域旅游模式,開展旅游扶貧,推進旅游廁所革命,加強旅游外交與國際合作,創新突破旅游信息化……多項舉措使國內旅游環境得以逐步改善。
同時,“互聯網+”理念為各國旅游行業帶來新的生機,在線旅游企業的發展改變了人們的出行方式;電子門票、在線流量監控等技術應用改善了景區排隊擁擠等問題,“智慧旅游”成為未來方向。
“作為全球大家庭的一員,中國旅游與世界旅游相融相盛,我們愿繼續加強務實合作,共享發展機遇,共創旅游繁榮。”國家旅游局局長李金早表示,在加強與世界各國合作交流方面,要登高望遠,擴大全球國際旅游市場規模;增進溝通,鞏固并拓展雙多邊領域的交流與合作;推動國際旅游投資和消費增長;推進旅游國際合作項目;推進旅游可持續發展。
全球十大最受歡迎拍照景點給你靈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