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慌”成中國主題公園擴張“后遺癥”
2017-12-28 14:37 來源:人民網 打印本頁 關閉
人民網輿情監測室旅游大數據中心發布“2017年度中國主題公園品牌影響力排行榜(TOP50)”。榜單以中國國內主題公園為評價對象,綜合考察其媒體引導力、自媒體影響力(活躍度、傳播力和互動力)、游客期待指數及品牌美譽度,通過海量數據分析和數理模型計算,全面呈現中國境內的主題公園品牌影響力的發展現狀。
在“2017年中國主題公園品牌影響力排行榜(TOP50)中,上海迪士尼樂園拔得頭籌,成為游客心目中最期待、媒體傳播量最大的主題公園;園博園、宋城、方特、華僑城、長隆位于前列,大品牌護航為客流量提供保障;橫店影視城突破地域限制,憑借高額吸客量打入前十,作為“單打獨斗”的主題公園,成績尤為可觀;“要讓上海迪士尼20年不盈利”的萬達樂園全年游走在輿論風口浪尖,品牌影響力明顯受損,僅為第十一名。2017年,中國主題公園行業整體呈現出呼聲高漲、輿情不斷態勢,中國旅游業從觀光游步入體驗游時代,中國游客對主題公園也提出更高要求。
上海迪士尼水土不服狀況頻出難擋大IP效應
迪士尼樂園是如今全球最成功的主題公園品牌,有良好的群眾基礎,在國外,人們把迪士尼樂園視作一種生活方式。迪士尼樂園也一直是很多中國游客選擇出游國家和出游城市的重要因素之一。2017年,全球第十二個迪士尼樂園落座上海,迅速引爆輿論,中國游客不必去美國、日本等國家就能獲得迪士尼的美好體驗。綜合2017全年品牌影響力可以看到,上海迪士尼樂園在媒體引導力、自媒體影響力、游客期待指數和美譽度方方面面,都高于國內其他主題公園,國際大IP效應凸顯。縱觀迪士尼幾十年來的發展軌跡,能獲得國際上源源不斷的認可與好評,離不開自建園初期至今始終堅持的“魔法”主題和它帶給人們的“樂觀主義”、“家庭觀念”元素。
但隨著上海迪士尼的開園迎客,伴隨中國游客的期待一同到來的,是因客流量負荷造成的擁擠、排隊久,因門票代理商“跑路”造成的憤怒等負面輿情。迪士尼在中國似乎出現水土不服現象,應了“期待越高,失望越大”的中國古話。但作為一個一向以“創新、突破、永不止步”為核心價值的世界級主題公園品牌,人們在吐槽的同時,更多地表示希望2018年上海迪士尼能夠力挽狂來,在控制客流量、提升服務水平、規范票務系統等方面做出更合理、更符合中國市場的調整。迪士尼能否在中國市場發揮出其巨大的IP價值,成為它在2018年的重大挑戰之一。
身處尷尬的萬達樂園究竟缺少了什么?
用“過山車”來比喻萬達樂園2017年的狀態一點不為過。從“2017中國主題公園品牌影響力TOP50”中可以看出,2017年萬達樂園的新媒體活躍度幾乎與上海迪士尼持平,但在新媒體傳播力、新媒體互動力、媒體引導力、游客期待指數及品牌美譽度幾方面均不及“對手”迪士尼,甚至不能與方特、歡樂谷、長隆等國內其他大主題公園品牌匹敵,輿論聲音也從全民點贊滑入相反的局面。“停業升級”、“虧損嚴重”等詞語成為籠罩在萬達樂園上方的陰云。
@華爾街日報中文網微博賬號曾發布文章稱,“據萬達一位高管說,參觀上海迪士尼樂園讓王健林發現自己的主題公園所缺乏的是游客可以沉浸其中的由諸多熟悉的故事和角色所組成的奇幻世界。”的確,萬達樂園的品牌影響力持續走低,一方面來自于易主風波,另一方面就來自于缺少核心價值元素。因為缺失自身“性格標簽”,甚至被個別媒體吐槽是“低配版”歡樂谷。
其實,萬達樂園如今的窘境,也從側面反映出了中國主題公園行業中存在的“頑疾”——盲目追求擴張、知名IP難求現象。在很長一段時間里,中國旅游業的大集團都對數量有一種執念,認為以量可以取勝。但是,隨著中國人均收入水平不斷增加、文化素質不斷提高、眼界不斷擴大,人們對生活、對出游都有了更高要求。只要能“玩得好”,貴賤、距離不再是阻礙出行的障礙,檢測主題公園品牌影響力、品牌IP效應的時代已經來了。在當下這個“不差錢”的中國旅游市場中進行升級、突圍,擁有打造品牌IP的匠心、講好品牌故事的耐心、構建經典的“用戶體驗”,才是中國主題公園未來的發展方向,才能長期立于不敗之地。(柏亞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