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半悄悄去荷蘭紅燈區
2012-04-06 08:56 來源:網易旅游論壇 打印本頁 關閉
記不得最早聽說“紅燈區”這三個充滿誘惑的字是什么時候的事了。也許是大陸改革開放,打開國門之初,讀到的國外見聞?也許還是在封閉的年代,聽到的“紅燈區”作為批判資本主義腐朽糜爛生活的一部份?紅燈區----一個據說霓虹閃爍,暗香浮動,流鶯出沒的地方,一直讓人覺得是個神秘的所在。
其實,當今世界上大凡開放一點的社會,哪個大點城市沒有尋歡風月場所?明的,暗的,分散的,集中的,公開的,非法的,不一而足。即使在中國古代,這種場所也是不鮮見的。比如所謂的秦淮風月,古金陵秦淮河畫舫如織,笙歌處處。江南美女,宿于畫肪。王孫公子,騷人墨客,富商巨賈,江湖浪子,趨之若騖,干金買笑。上面引用的唐朝詩人杜牧的《泊秦淮》,就描述了當時紙醉金迷,醉生夢死的景象。
這些年來走南闖北、跨洋過海,旅途中經過、看到的笙歌夜舞地方也不少,但沒見過那種成片成區的公開標榜的“紅燈區”。去年冬季的歐洲行,有一站是在荷蘭的阿姆斯特丹。人說,“沒到紅燈區就沒到阿姆斯特丹,”我終于有機會一睹據說是歐洲,乃至世界上最大的紅燈區。
阿姆斯特丹的紅燈區位于老城區,離中央車站(CentralStation)不遠。中央車站連結荷蘭及歐洲幾大城市,前臨著阿姆斯特丹運河,不但是市內的交通樞紐,也是歐洲鐵路網的中樞,且是市區內幾大運河的匯集處。從這兒步行約十分鐘即可到達市區中心的水壩廣場(DamSquare)。從水壩廣場以東,在OudezijdsVoorburgwal和O.Z.Achterburgwal兩條運河的兩岸,與運河相交的有六、七條街道,十幾個街塊,即是所謂的紅燈區。
相關新聞
精彩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