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地利的天堂明信片
2012-03-30 08:55 來源:中國國家旅游 打印本頁 關閉
哈爾施塔特外在的湖與山,有一種安靜恬然的氣韻,她的內在,卻是一種歷史、信仰與文明的交融,一種純正淡定的歐洲氣質,無法復刻,讓人迷戀并迷失其中。
哈爾施塔特小鎮
迎著冬日的陽光,我們駕車從維也納來到哈爾施塔特。白茫茫的雪地上,依山傍湖立著一座座木屋,仿佛是從格林童話中走出來的場景。這些木屋錯落有致又不失和諧,裝飾精心又特別,彰顯著主人隨性而優美的生活趣味,讓人不禁想起奧地利的音樂天才莫扎特,他似乎并無任何辛苦勞作,如孩童雜耍般地玩著樂器,敲擊出來的卻是天籟之音。
喚醒湖水的千年記憶
波浪般起伏不已的阿爾卑斯山,在奧地利中部創造出一片山重水復、如詩如畫的風景。哈爾施塔特湖依著海拔3000 多米的壯美山巒而臥,在險峻的山坡和寶石般翠綠的湖泊之間佇立的小鎮,就是哈爾施塔特。
小鎮街邊美景如畫
登上觀光船游覽小鎮湖區,清澈幽藍的湖水深不見底,湖面上迷蒙的霧氣漸漸散開,遠處兩座蔥翠的山峰上云霧卻依然繚繞。我站在船頭靜靜地看風景,任肆無忌憚的寒風拂動頭發。這湖水沉淀了幾千年的歷史,它安然幽靜,在塵世喧囂中,波瀾不驚。隨著船的前行,湖水激蕩出沉靜的浪花,兩岸的山林夾著V字形的淡藍天空逐漸倒退遠去,山上蒼郁密集的樹木露出暗黃色的零零落落的枝椏。
這里的水不僅能用眼睛來看,更可以用味蕾來品,試著品嘗一下,會發現它的味道是甜的。除了湖水,小鎮的自來水也可以飲用,它們都來自阿爾卑斯山的晶瑩雪水。哈爾施塔特人經過十多年的努力,在湖邊建立了一套高標準的凈水系統,這也是他們時刻與大自然保持互動的一個例證。一個山民對我說了一句話:我們最愛的是大自然,然后才是上帝。
中國儒家學派有“天時地利人和”一說,人應與地球、自然和平共處,才有悠然順暢的氣場。這個西方小鎮環保、自然的生活哲學,似乎與東方理念異曲同工,東西方文化在這里碰撞與重合,畢竟,我們賴以為生的,是同一個地球。
我一路從各個角度拍攝湖景與岸邊的木屋,每個角度的美都不一樣,都像是一張明信片,謀殺菲林無數。后來在旅游紀念品商店買了一張當地經典的風景明信片,發現我的相機里也藏有相同角度的一張,可見愛美之人的眼光有共通之處。
船一路走,時光仿佛一路倒流。這山,這湖,屹立了幾千年,而我,只在這里存在一刻,見識它的美。當我離開,湖水還是汩汩流淌,它可會記取我的足跡?蒼郁的美景,使我困惑于永恒與瞬間的哲學意義。也好,就讓我在這山色湖光間盡情迷失吧!
進到船艙里,暖意便來了,坐下點一杯維也納咖啡,時值圣誕將至,座位旁裝點著精致可愛的圣誕飾物。咖啡溫暖了我的湖區之旅,而我則喚醒了湖區的千年記憶。隔著玻璃窗,與船頭看風景的質感又有不同。端詳湖邊那些小木屋,卞之琳的詩便跳了出來:“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某座木屋里,是不是也有一雙孩子的眼睛在看著我呢?
相關新聞
精彩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