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一億年前,在印度板塊與歐亞板塊驚天動地的相撞中,喜馬拉雅山神話般地從古特提斯海緩緩升起,巍然矗立在8000米的高度。川藏路,就是人類刻在這片高原上的詩行。
關于西藏的雄美,有數不清的話題;關于西藏的路險,有道不完的故事;關于西藏的魅力,只有親歷才能領略。
川藏線沿途,色彩單純到了圣潔,氣韻委婉到崇高。
在這條路上,美景與泥沙走石相伴,冰川與河流共舞?;蛞簧接兴募?,或千里皆碧空。湖光山色風情萬種,草原牧場天地相連。川藏路翻越了12座海拔在4000米以上的高山,跨過了14條波濤洶涌的大河,蜿蜒曲折,蛇形千里。
318線上美麗的風景
要找到一位真正騎行過川藏線的人,聽他說真實感受,看他拍的片子,觀察他是怎樣的一個人。有朋友就推薦了河北日報記者崔立秋。從今年5月8日到5月29日,崔立秋和另外3名隊友結伴啟程,2166公里川藏線,全程未搭車,挑戰自我極限,歷時22天完美穿越,最終到達拉薩。行程中他寫下了250多條微博,即時記錄一路見聞與感受。
體驗人生
作為一名職業記者,一向風里來雨里去但不事張揚的崔立秋,今年突然做出了一個十頭牛也拉不回的決定:要沿川藏線,騎車到拉薩。不可思議的是,在此之前,他從未有過任何騎行經歷,就連城市周邊休閑性質的騎游都沒有。
崔立秋決定要在2012年五六月份騎車去西藏。2011年秋天,他曾聽一位朋友說起騎行川藏線的打算。他在心底埋下了一顆種子,并為此在去年冬天嘗試冬泳,增強寒冷抵抗力。春節期間,他為自己規劃了今年的兩個目標,一是考博士,二是騎車去西藏。“那時我連自行車都沒有,根本就沒有戶外騎行的經歷,但想象到途中的驚險刺激,決定必須嘗試,哪怕是途中返回?!彼f,小時候曾夢想著長大后去當兵,后來有一句話對我影響很大:如果沒有機會參軍入伍了,就去騎行川藏線吧。
騎行的路上
計劃五六月份出發,崔立秋到了2012年3月份才開始購買自行車。巧合的是,當他走進車店購車時,發現這個單車店正好在組織騎友們去西藏?!拔冶緛泶蛩銌稳霜汄T,但有團隊更合適,于是就報了名?!彼麄兌ㄓ?月4日從石家莊坐火車到成都,然后從成都沿川藏線騎車進藏。當時崔立秋還在猶豫中,“怕單位請不下年休假?!彼f,“我那時拼命出差,拼命干活,希望請假時能順利些?!?/p>
因工作原因,他比原計劃推遲了兩天啟程。臨走時,家人才知道他的真正目的,堅決反對他的決定,他老爸發很大的脾氣阻止他,在家人輪番一遍遍勸說中,崔立秋倉促整理好備用物品,扛著那輛取名“白馬王子”的自行車匆匆忙忙地踏上了火車。列車奔馳在冀南大地上,望著車窗外的村莊、樹木、房屋和行人,崔立秋有點恍惚:我是誰?我從哪里來?我到哪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