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關于“天體海灘”——裸或者不
1.如何看待中國式“裸曬”
近日,最近幾日,在大連星海浴場附近釣魚的于先生發現,有游泳愛好者上岸后,裸著身子在堤壩上曬太陽。這不雅的一幕,使很多游客無法靠近,尤其是一些女游客被臊得面紅耳赤。于先生認為,游泳無可厚非,但裸曬有損大連城市形象。【詳細】
那么,您認為大連浴場男女裸曬到底該不該?
2.裸體運動:人體之美
全世界最受歡迎的天體海灘:
天體,20世紀20-30年代的中國人對于從西方傳進來的裸體運動的稱呼。“天體”是“天生之體”或者“天然之體”的意思,表示未加任何掩蓋。
裸體運動最早起源于古代希臘文明。當時的人們認為,人體是大自然里最美的事物,是人類用以顯示自己的自信與自豪的最好載體。因此,人們不僅在體育活動中和節日慶典中實行裸體,而且用各種藝術形式來表現和贊美人類的裸體。這種觀念和社會實踐一直延續到古代羅馬帝國后期。
但是在基督教統治的中世紀里,由于基督教認為人類的肉體是一切貪欲和罪惡的載體,是反上帝的,因此裸體觀念和實踐都被禁絕。到了文藝復興時期,最初的人文主義者們開始重新倡導“人體是美的”,而且重新開始用藝術形式來表現和謳歌人類的裸體。一直到19世紀,這種觀念雖然曾經被基督教新教的性的精神禁欲主義所壓抑,但是卻始終存在于歐洲文化之中。
20世紀初期,由于歐洲各國已經陸續進入工業化社會,有些人開始把“裸體之美”付諸實踐,開始在一些海濱浴場或者一些體育活動中實行裸體,而且不分男女。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后,人們痛感戰爭的野蠻與殘酷,更加重視和追求生命的美好與自然。同時,人們也日益感受到工業社會對于個人和個性的壓抑,開始向往和呼吁重返人類的自然狀態。因此,裸體運動得到更多人的響應與支持,并且開始出現種種各樣的公開的裸體運動的民間組織。他們在一些地方建立了“裸體營地”,一方面在那里充分享受人的自然狀態,另一方面也表白他們對工業社會的對抗與反叛。
他們認為,我們在完全裸體相處的時候,并沒有發生什么性方面的越軌行為,而那些衣冠楚楚的上流社會人士卻經常通奸和嫖娼,因此裸體主義者的性道德實際上比那些人要高尚得多。
3.天體海灘,“裸體”有理
在各地的海灘上,“裸”還是“不裸”仍然是一個問題。歐洲以希臘為代表,對人體向來充滿崇敬,藍色的愛琴海邊星星點點地散落著無數的天體浴場。其它歐洲國家公開裸露的限制也很寬松,荷蘭、法國、西班牙這樣的國家不用說了,就連人們印象里一貫嚴謹保守的英國也有官方認可的天體海灘。
北美比起他們的歐洲“老鄉”扭捏多了。一名美國男子的泳褲所包含的纖維量是一件歐洲泳褲的三倍。在美國的大多數州,公開裸體是非法的,無上裝海灘和裸體海灘也相對較少,而且至今頗有爭議。
天體海灘也分不同的級別,有些是“clothing optional” 海灘,人們在這里可穿可不穿,沒有硬性規定,“topless”——無上裝,是這里比較中庸的狀態。“nude beach”是真正的天體海灘,雖然沒有明確規定穿衣服者禁止入內,但是到這里的游客走上兩圈也就都把自己脫個精光了,因為在這兒,穿衣服的比不穿的還尷尬。
事實上,真正嚴格的天體海灘不但規定穿衣服的人禁止入內,而且個別海灘還要象征性的收費。美國有個天體海灘叫做“小灰鯨”,凡要入內,先交門票兩美元,那意思是說,如果您不是天體愛好者只是閑著沒事看熱鬧,那趁早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