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上“公交車”
2014-09-16 10:28 來源:西部網(wǎng) 打印本頁 關閉
紫陽縣位于陜西省南部,地處漢江上游,大巴山北麓,隸屬陜西省安康市,縣境西面與四川省萬源市毗鄰,東南方向與重慶市城口縣接壤,交通便利、通訊便捷。到紫陽就像到了江南,紫陽城漢江邊的紫陽港碼頭上停滿了各種船只,有游覽漢江的游輪、有到漢江邊各個小鎮(zhèn)的客船、有漁民打魚的小木船……一大早,漢江里的魚、沿岸百姓家的各種蔬菜到岸后,漁夫和菜農挑著擔、背著背簍將鮮活的魚蝦、剛從地里采摘的蔬菜送到縣城街頭集市出售。漢江的野生魚在紫陽不貴,10多斤重的野生大鰱魚1斤要價5元,外地人都羨慕紫陽人好口福,紫陽人覺得生活在紫陽真好,能吃到河里、山上最新鮮的美味。
從紫陽港碼頭坐船,順水而下可達安康瀛湖、逆流而上可到漢王鎮(zhèn),紫陽境內的漢江上都能通船。雖然現(xiàn)在紫陽的公里已四通八達,但水運仍有一席之地。
紫陽水運歷史悠久,可上溯漢初,漢王劉邦率軍經(jīng)漢水航道,自漢中東進擊楚王項羽。唐宋時期,由于實行“茶馬法”,紫陽茶葉及其它山貨特產,通過水路和陸路大量運出,同時又從外地運回各種生產生活所需。
近代,隨著鴉片戰(zhàn)爭的爆發(fā),商品經(jīng)濟發(fā)展速度,刺激著漕運設施的改善。從清道光到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前的近百年里,紫陽不僅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造船業(yè),而且出現(xiàn)了許多碼頭和集鎮(zhèn)。抗日戰(zhàn)爭和解放戰(zhàn)爭期間,紫陽水運起了極其重要作用。
全國解放后,紫陽政府曾組織過幾次大規(guī)模的漕運清障,為服務紫陽經(jīng)濟建設,公路、鐵路建設做出了卓越貢獻。1980年至今,紫陽內陸水運事業(yè)得到更快發(fā)展。其水運設備不斷優(yōu)化、安全更有保障,服務功能也由過去單一的貨運、客運拓寬到水上游樂服務。客船由上世紀以木帆船為主變?yōu)橐钥焱橹鳎?010年第一艘“漢江之星”號游輪首航,游輪從紫陽港碼頭出發(fā),沿漢江精品線路順水而下直達安康瀛湖。圖為紫陽公路四通八達,但紫陽的水運依然繁忙,漢江邊的紫陽人覺得坐輪船進紫陽城更便捷。對一些住在漢江邊的百姓來說,船就是他們家門口的公交車。今年8月漢江的水位比往年低了一些,從紫陽港的上面到水面停泊的輪船處要走100來個臺階。 魏永賢 攝 圖片來源:西部網(wǎng)
精彩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