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遂平縣一些不法分子大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以下簡稱新農合)管理漏洞,采取虛設五保戶就醫或者虛假延長住院時間等方式,大肆套保,實施職務犯罪。遂平縣檢察院目前已經立案查處新農合領域職務犯罪案件3件5人,在當地群眾中引起了強烈反響。
據調查,目前農村地區五保戶這一群體中體弱多病者多,就醫頻率高,給醫療機構造假騙取新農合資金提供了客觀條件。鄉鎮衛生院對五保戶看病采取的是掛賬形式,先看病后收錢,醫療費用在新農合報銷以后,剩余部分由鄉民政所向民政局申請醫療救助。在集中就醫形式下,新農合的報銷和申請民政補助都是由定點醫院自己辦理,民政所、敬老院不再參與其中。遂平縣檢察院以五保戶這一特殊群體為切入點,深入開展職務犯罪調查,狠挖新農合套保“蛀蟲”。
對民政部門保管的新農合報銷票據信息,遂平縣檢察院按姓名與新農合信息逐一比對,凡是民政部門有的票據信息而新農合系統上沒有的,初步認定為一種利用空打的新農合票據在民政部門騙取補助款的行為,已涉嫌貪污,按有關規定移交自偵部門立案偵查。對醫院收費系統里的五保戶醫療信息,遂平縣檢察院也將其與新農合信息按姓名逐一比對,凡是其他信息相同但醫療費金額不一致的,便將差額部分認定為虛增部分。這樣判斷的理由是,醫院收費系統的發生額是收費員每天收取醫療費的真實記錄,而農合辦核報的醫療費數額是收費員傳遞過去的,收費員可以通過作弊的方式對數額進行添加,從而造成二者信息的不一致。除此之外,遂平縣檢察院還將新農合五保戶信息與在民政部門和敬老院調查的五保戶生存狀況信息進行比對,凡是在五保戶死亡以后發生的醫療行為都是虛假的。由于醫療機構并不了解五保戶的生存狀況,它在利用五保戶信息造假的過程中,有時會將已死亡的五保戶給編造上去。 (楊琳余 佰振)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