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麥收和秋收不再那么忙碌了,由于全村的土地去年實行了整合和流轉,俺家的6.8畝耕地由十一塊變成了一塊,農忙季節一個人在家就足夠了,其余五口人照樣在外打工。”近日,虞城縣店集鄉李樓村農民張圣江告訴記者。
近年來,商丘市在尊重群眾意愿和相關法律法規的前提下,堅持“兩不變”原則(保留原有分地人口不變,保留原有耕地面積不變),創造了“小塊并大塊,多塊并一塊”的農村土地流轉互換新模式,建立健全農村土地流轉服務機制和激勵機制,使全市農村土地流轉步伐明顯加快。
完善農村土地流轉服務機制
目前,該市9個縣(市、區)都建立了縣級農村土地流轉服務中心,成立165個鄉(鎮)農村土地流轉服務站,村級土地流轉工作信息員達3000多人。9個縣(市、區)依法調整了縣級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調解仲裁委員會,重新聘任170余名仲裁員,并集中參加法律法規知識培訓。2010年以來,全市共調處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案件1251起,其中鄉村調解978起,縣級仲裁機構調處273起,有效化解了農村土地信訪問題,為加快農村土地流轉奠定了基礎。
建立健全政策激勵機制
該市將“小塊并大塊”和農村土地流轉納入政府目標考核,要求各縣(市、區)結合高標準糧田建設工程,整合農村土地,實現“小塊并大塊,多塊并一塊,一家一塊地”,按時完成農村土地并塊工作。提前完成并塊任務的,市政府將給予表彰、獎勵。全市20個土地流轉面積1000畝以上、糧食產量超過100萬斤的產糧大戶,市委、市政府給予價值10萬元的農機具獎勵。各縣(市、區)也相繼出臺了促進農村土地流轉的激勵措施。
截至目前,全市“小塊并大塊”面積達860萬畝,累計有122個鄉(鎮)4019個行政村實現了“小塊并大塊,多塊并一塊”,參與土地流轉互換的農戶有162萬戶。通過農村土地“小塊并大塊,多塊并一塊”,該市發展土地流轉面積100畝以上的流轉大戶813戶、1000畝以上的流轉大戶116戶,促進規模流轉面積183萬畝,占全市耕地總面積的16.9%。(記者侯博 通訊員 王義才)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