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前言:
今年3月31日是第19個全國中小學生安全教育日。借助全國中小學生安全教育日主題活動的平臺,我國各地正在積極構建中小學生安全教育的長效機制,越來越多的中小學生正在社會各界的關心和支持下,學習和掌握更多的安全知識,養成受益終身的安全行為習慣。教育部副部長杜玉波強調,保障孩子生命安全需要家校攜手,形成合力。近年來,浙江開展“學生安全千萬家”活動,對外來務工子女家庭、留守兒童家庭進行全面摸排和安全教育家訪,把防溺水教育送進每一個家庭。重慶、山東等地中小學通過家訪、約談、電話訪問等與學生家長保持聯系,及時發布預防溺水、自然災害等安全提示。黑龍江把消防安全教育融入學生日常生活,讓學生和家長共同完成消防安全“家庭作業”,制定逃生計劃、繪制路線圖、舉行消防疏散演練。
從安全教育日到安全防護網
我國各地積極構建中小學安全教育長效機制
圖片來源:網絡
記者從教育部了解到,應急演練已成為很多學校的常態管理模式。在河北,中小學生每學期至少要開展兩次集中演練,其中,唐山市英才學校堅持每兩周組織一次疏散逃生演練活動,在2012年“5·28”唐山地震中,全校2000多名師生從容應對,2分鐘內實現有序撤離。
“只有人防、物防、技防三防聯動,平安校園才有牢固防護網。”這是天津市在推進中小學生校園安全工作時提出的要求。在天津,每個學校配備2至6名保安,配齊防護器材;嚴格實行專職保衛干部值班制度;教室統一安裝半封閉防護欄,教學樓內安裝應急燈和放置“安全出口”指示牌,重要出口張貼“逃生示意圖”,校舍內配齊消防器材;各學校在校舍出入口安裝攝像頭,覆蓋率達100%。監控室24小時專人值守,保安室設置一鍵報警裝置。
很多地方和學校正在創新學校安全工作理念,把安全教育作為重要內容納入校園文化建設。山西制定《開展“珍愛生命,規避危險”安全能力建設的實施方案》,提出安全教育課程化、安全演練常態化、安全職責全員化和建設校園安全保障體系、家校共管體系、安全工作考核體系的“三化三建設”的工作目標。省財政列支專項經費1800萬元,從2014年起向全省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免費提供安全教材。成立省學校安全教育中心,建立山西省學校安全信息庫和專家庫,提供學校安全專業咨詢和專業培訓。 》》詳細
》》鄭州高中生自導自演“水與火”倡議校園安全
》》連云港啟動幼兒園安全衛生專項普查
》》云南一小學安全教育經驗成全國示范 每周一次逃生演練
怎樣保護你,我們的孩子?孩子的安全,是大家共同的責任
圖片來源:網絡
教育部副部長杜玉波強調,保障孩子生命安全需要家校攜手,形成合力。近年來,浙江開展“學生安全千萬家”活動,對外來務工子女家庭、留守兒童家庭進行全面摸排和安全教育家訪,把防溺水教育送進每一個家庭。重慶、山東等地中小學通過家訪、約談、電話訪問等與學生家長保持聯系,及時發布預防溺水、自然災害等安全提示。黑龍江把消防安全教育融入學生日常生活,讓學生和家長共同完成消防安全“家庭作業”,制定逃生計劃、繪制路線圖、舉行消防疏散演練。
自1996年起,我國確定每年3月份最后一周的星期一,為全國中小學生安全教育日。每年,我國各地中小學校都會在這一天,通過舉辦講座、知識競賽、觀看交通事故案例錄像、發放安全手冊、制作宣傳板、組織交通安全訓練營等形式多樣的活動,對學生進行預防火災、擁擠踩踏、交通、溺水等事故的教育。 》》詳細
》》交通傷跌落傷動物傷…… 娃娃身邊多少安全隱患?
》》兒童步行幾大安全隱患?做道"安全步行自測題"
》》鄭州警方保障學生出行安全 校園50米內違法停車?拖走
…………………………………………
…………………………………………
中小學生安全教育:怎樣才能入腦入心?
不準爬山,不準游泳;不準玩單杠,不準吃零食;不準獨自回家,不準一人乘車……如今對中小學生而言,各種“禁令”似乎越來越多。然而透過形形色色的“禁令”不難發現,中小學生安全,已然成為一個時常撩動全社會神經的敏感問題。中小學生安全究竟如何保證?安全教育怎樣才能入腦入心? 》》詳細
保障學生安全 還需你我共同提高安全意識
記者上下班途中經常看到一些中小學校門外的混亂景象。接送孩子的機動車把校園周邊的道路堵得水泄不通,騎著單車的孩子在或緩或急的車流中穿梭而行,加之部分私家車隨意變道、調頭或加塞,學生安全受到很大威脅。同時,有的學校門前道路上沒有設置明顯的斑馬線、減速帶或交通安全標志,少數學校在上下學高峰時段難以見到交通指揮人員。
近年來,對于中小學生安全教育,家庭、學校和相關部門給予了越來越多重視。理論知識講授、應急演練實訓,還有交警、消防等部門走進校園舉辦各類安全教育活動,學生安全意識逐步提高。然而,維護學生安全,僅僅依靠學生自身意識的培養、提高顯然不夠,還需社會各界共同努力,為中小學生構筑安全網。
僅就學生上下學期間的交通安全而言,每一名機動車駕駛員都應繃緊安全弦,應在學校周邊減速慢行、有意避讓。交通管理部門則要把工作做細,對于學校周邊安全警示標志不清、未設斑馬線或減速帶等安全設施的地方,要盡快完善。此外,加強中小學生安全教育的工作,宜向企事業單位和街道社區延伸,形成社會各界共同參與機制,從而更有效地為中小學生守望美好的明天。 》》詳細
》》留學安全敲警鐘:孩子留學在外 家長需注意什么? 》》詳細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