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紀委書記王岐山到河南省調研,并主持召開座談會。他強調,要站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的高度,認識全面從嚴治黨的深刻內涵,真正做到“紀”在“法”前,用紀律管住大多數,把從嚴治黨落實到基層,密切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新華網鄭州3月28日電)
“紀挺法前”體現黨紀嚴于國法,紀委在案件的審理中要將工作重點從“審違法”轉向“核違紀”,如此以來,那些“頂風違紀”的干部首先在思想上就多了一道“防線”。
將“黨紀”挺在“國法”的前面,不能光說不干。在這樣的背景下,河南省紀委書記尹晉華認為“紀挺法前”有“六部曲”:“咬耳朵”防范在先;扯袖子抓早抓小,及時約談,隨來隨辦、不壓不推;敲警鐘,組織處理;嚴執紀,及時立案審查;快移送,快進快出、快查快結,及時審理、盡早移交;重問責,實行“一案雙查”。那么具體到廣大干群身上該怎么執行呢?筆者認為:
首先,要理清兩個“序”,次序和秩序。
“次序”是表示一種排列的先后順序,作為干部,就要擺正自己的位置,對自己有個清醒的認識。中國有句話叫“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薯。”在其位就要謀其政,因為你在群眾心中的順序就是“父母官”就是他們心中的公仆,既然是“為人民服務”的就不要想著“撈油水”,不要將自己擺在“縣太爺”的位置卻徇私枉法,搜刮百姓。“秩序”是表示有條理不混亂的狀況,這就是為官的原則,“紀挺法前”干部就要遵循“執政為民”的道理。群眾永遠是我們工作的核心,干部要在群眾的心里樹立起“榜樣”的作用,不能“為官不公”“為官不廉”混淆了是非。
其次,要踐行兩個“立”,當機立斷和立竿見影。
當機立斷要求干部在工作當中要反應敏銳,有較高的政治覺悟。對于該干的事果斷處理,比如:老百姓的請求,需要解決的民生問題就應該當機立斷,不推諉、不逃避、不含糊;在黨紀面前,如果有踩“紅線”的嫌疑,也要當機立斷,立即叫停。立竿見影要求干部做事,要有實效、有成績、切實做到“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不能把群眾的事當兒戲,更不能出現腐敗的跡象。“紀挺法前”更要講究紀律在約束干部行為方面的成效,以免造成“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尷尬局面。
最后,要堅持兩個“思”,自我反思和居安思危。
自我反思是一個官員道德修養的體現,對自己的工作和生活要進行經常性的反思與檢討。反思自己的黨性強不強,有沒有做到政治立場的堅定性、服務大局的自覺性、工作的原則性、改革創新的敏銳性、抵制歪風邪氣的戰斗性。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流之人乃識一流之善”,黨員干部要善于反思自我,勤于實踐,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居安思危要求黨員干部有憂患意識,“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共產黨人的憂患意識,就是憂黨、憂國、憂民意識,這是一種責任,更是一種擔當。”因此,在高壓反腐的今天,在“四風”盛行的今天,黨員干部都要自我反思,有居安思危的憂患意識。
毛澤東在《論持久戰》中就說:“‘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沒有事先的計劃和準備,就不能獲得戰爭的勝利。”“紀挺法前”才能防范于未然,是我當永葆生機的“法寶”。(陳磊)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