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間是死者火化入土前的必經之地。記者采訪發現,一些醫院和殯儀館的太平間卻發生異化,從寧靜之地變質為“扒活人一層皮,發死人身上財”的圈錢宰人之地。“要看最后一眼,先交2萬元押金”、“不買貴的,就是不孝”,種種亂象背后,凸顯政府的監管漏洞和基本公共服務缺位。(4月3日《新京報》)
當前,一些醫院和殯儀館的太平間發生不同程度亂收費、高收費現象,有的太平間變質為“宰人間”,引發人們的不滿和憤慨。實際上,太平間的收費亂象并非不可避免,只要有關方面盡到了責任,完全可以防止太平間變“宰人間”。
政府部門需盡到責任。各級政府是殯葬業的管理部門,不應坐視太平間的收費亂象。從國家層面講,要加大殯葬改革力度,盡快打破行業壟斷,遏制暴利經濟。從各地政府層面來講,要加大管控力度,形成管控合力。特別是民政、物價和工商部門要加強協調配合,對遺體接運、冷藏、火化等基本殯葬服務執行政府定價,嚴格控制“選擇性服務和商品”,規范太平間的服務和收費。對重復收費、強迫消費、誘導消費、加價收費等行為,采取嚴厲的懲處措施,追究相關醫院和殯儀館的責任,形成震懾效果,使各個太平間不敢、不愿亂收費。
醫院和殯儀館需盡到責任。出現太平間收費亂象,醫院和殯儀館作為直接管理方,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太平間亂收費主要是為了創收,以提高員工的收入。有的醫院和殯儀館把太平間承包給私人,這些承包者追求利益最大化,昧著良心亂收費。醫院和殯儀館對太平間出現的亂收費問題絕不能等閑視之,更不能縱容鼓勵亂收費,而要從制度建設著手,加強和規范太平間管理,加大監督檢查力度,促進太平間正規運行,收費公開透明、公平合理。
社會監督需盡到責任。防止太平間變“宰人間”,需加強社會監督。殯儀工作做得到不到位,收費高不高、合不合理,老百姓最清楚,最有發言權。對太平間侵犯公民權力的行為,對太平間收費上存在的各種問題,有關人員要有維權意識,進行投訴舉報。各類媒體要對太平間收費亂象予以全面曝光,對政府部門及醫院、殯儀館形成輿論壓力,促進他們改進工作、改正錯誤。
總而言之,防止太平間變“宰人間”,各方面需提高認識、主動作為,使太平間的霸王式服務、收費亂象盡快成為過去。(向秋)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