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3月26日)《大河報》AⅠ·10版報道了商丘邵女士去年11月初通過鄭州千禾美容服務有限公司(下稱鄭州千禾美容)做了“自體脂肪填充術”后,出現術后感染面部潰爛流膿乃至“面目全非”的遭遇。
記者昨日繼續調查發現,春節前后,鄭州千禾美容從二七區搬到中原區后,搖身一變成了合法醫療機構。
然而,其搬家不換招牌、辦新證還留著舊班底。
面對整形失敗的消費者維權和衛生監督人員的檢查,該涉事醫美機構使出渾身解數欲與“前身”撇清關系。
暗訪
涉事醫美機構搬新家還用原招牌
據了解,鄭州千禾美容于2017年11月2日,在其工商注冊的寫字樓(航海路與祥云路交叉口附近)為邵女士實施了相關整形手術。然而春節前后,該美容店已經搬走。
昨天一早,記者根據知情人的線索,趕到鄭州市秦嶺路與隴海路交叉口南側,靠近BRT站牌有一間紅色門面房,外面沒有任何字樣和標志,但打開玻璃門后,迎面的裝飾墻上,“千禾醫療美容”幾個大字自帶燈光。
上午8點半過后,十幾名年輕女子陸續走進玻璃門,準備上班。
上午8點50分,記者撥通中原區衛生計生監督所負責人電話,并將此事向其反映,該負責人表示將安排執法人員前往。
幾分鐘后,該醫美機構內走出一名戴眼鏡男子,與馬路邊停靠的一輛白色轎車的司機交談后,匆匆返回。隨后,該男子拿出一把U形鎖,將玻璃門從外面鎖住。
涉事醫美機構外部沒有任何招牌。在記者等待衛生監督執法人員時,一男子出來準備鎖上大門。
上午9點13分,中原區衛生計生監督所工作人員給記者來電,稱該醫美機構負責人攜帶相關證件正在所里接受調查,希望記者到所里采訪。
查處
拿出合法證件,涉事醫美機構換了新“馬甲”
在記者執意要求下,衛生監督執法人員來到秦嶺路該醫美機構并出示執法證件。自稱該機構負責人的陳某杰,向執法人員提供了“中原安可忍醫療美容診所”的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以及10份近期患者手術的知情同意書。
據介紹,安可忍醫療美容診所的執業醫師就是安某忍。執法人員多次要求安某忍到場,但陳某杰先是說一會兒就到,后來又說安醫生出差了,暫時回不來。
在診所內,執法人員通過國家衛計委官網比對,發現執業醫師安某忍的信息與官網執業登記的信息相符。
但對于該機構的門頭標示,執法人員早于3月23日就下達了督察意見書:要求門頭與許可證核準名稱一致;不得使用非衛生技術人員從事診療活動;門診日志、手術記錄、病例等醫療文書按規定書寫并保存。
而該機構3月25日提供的一份整改報告則稱“我們進行門頭改造……我們自查整改完畢,有效地促進了診所的管理和服務質量的提高”。
在安可忍醫療美容診所,鄭州千禾美容法人代表汪某的照片和專家簡介掛在墻上。
疑點
原招牌和舊班底,無法證明違法主體?
對于中原安可忍醫療美容診所的證件,執法人員稱暫時沒發現問題;但對安某忍本人還須進行當面調查,如果暫時不能到場,可以等他回到鄭州后再行調查。
但對邵女士反映的相關問題,執法人員稱該店證件與邵女士反映的鄭州千禾美容不相符,所以暫時無法處理,消費者可向二七區相關部門反映。
采訪中,邵女士和有關人員也向記者提出了諸多疑點。
疑點1:在執法人員現場檢查的店內,鄭州千禾美容法人代表汪某的照片和專家簡介懸于墻上,標稱其為“千禾醫療美容聯合創始人”。但現場接受檢查的陳某杰說,他和汪某并無關系。而在此前工商登記信息中,鄭州千禾法人代表為汪某,公司監事為陳某杰。
疑點2:陳某杰稱自己不知道邵女士整形的相關情況,但邵女士稱,她在鄭州千禾美容曾經的辦公地點經常見到陳某杰,“一直都見到他,我在千禾美容學習的時候、做手術的時候、修復的時候、找他們理論的時候,都見到他了”。而且去年邵女士拿到的兩萬元賠償款,也是陳某杰安排會計支付的,“他一直自稱鄭州千禾美容的負責人,并負責處理此事”。
疑點3:在鄭州千禾美容的官網上,經營地址為“鄭州市中原區秦嶺路與隴海路南100米路西”,所留固定電話和手機號,均與擁有合法證件的中原安可忍醫療美容診所一樣。
疑點4:為邵女士實施手術的李某巖照片,與安某忍、汪某的照片一起顯示在鄭州千禾美容的官網上;去年11月23日,汪某在“千禾整形醫院一群”微信群中@所有人,稱醫院從重慶請過來整形博士安醫生(安某忍)和李某巖同臺手術。
疑點5:在秦嶺路這家醫美機構一樓門口的安全生產責任書上,陳某杰簽字的機構名稱同樣是千禾美容,落款日期是2月1日。而中原安可忍醫療美容診所執業許可證的發證日期是2月12日。
衛生監督部門的工作人員正在取證
說法
整形醫生無證執業或涉嫌刑事犯罪
昨天中午,記者再次來到鄭州千禾美容的工商登記地址:二七區航海路南祥云路東2座1單元20層2006房間。開門的商家稱,該地此前確為一家美容院,但已經于春節前搬走。
昨日下午,有關人士在受訪時稱,由于鄭州千禾美容已經搬走,即便二七區衛生監督部門介入,也無法查到違法事實。
昨晚,河南具匠律師事務所主任焦聰利針對此事稱,邵女士的遭遇,近年來在鄭州出現了不少。
就目前掌握的情況來看,為邵女士實施手術的李某巖如果沒有醫師資格的話,就可能涉嫌刑事犯罪;其次,邵女士可從法律途徑維護自身權益,現在針對一些取證困難的案件,訴訟階段已有“因果關系界定”,為其實施整形手術的機構難脫其責。此外,針對鄭州千禾美容更換身份的問題,有可能鉆了法律法規的空子,但執法機構并非無從下手。
對此,鄭州市衛生計生監督局相關負責人再次提醒廣大市民,特別是愛美的女士們,在選擇美容醫療機構時,一定要慎之又慎,提前了解美容醫療機構的相關資質,對于需要用到的藥品及假體等醫療產品,也一定要求美容醫療機構出示資質證書,確保自身的用藥安全。
揭秘
本報將深挖非法整形灰色利益鏈
據業內人士透露,目前鄭州市場充斥著不少沒有醫療機構執業許可,但從事割雙眼皮、文繡等“微整形”項目的小店,在高回報的刺激下從事高風險“作業”。
不僅如此,還有專門從事相關手術的醫生“走穴”。而更大的利益鏈條,已經延伸到了學校等場所,有關詳情,請關注大河報后續報道。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魏浩 文 吳國強 攝影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