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入懷·中國團扇文化印象特展》中有宋徽宗的琵琶花鳥扇面當然是一個重要原因,不過,浙江工商大學旅游管理學院郭魯芳教授的見解更有意思:“隨著游客文化程度提高,總是會從風景旅游向文化古跡旅游轉變?!?/div>
再來聽聽西湖邊老百姓的判斷——滿覺隴的茶農老唐笑瞇瞇地說:“不是我們滿覺隴不迷人,更不是西湖不迷人,而是西湖的美更‘大’了——以西湖的美為標準,暈染開去,杭州打造旅游、建設城市的起點高,全城到處都是景,游客選擇多了,好事好事?!?/div>
的確,杭州在硬件上處處皆景。
在杭州主城區來看,背街小巷建設、龍翔里五六巷等歷史街區修復、龍塢花園開園、運河申遺成功、半山龍山虎山森林公園建設、湘湖、象山轉塘建設、城西阿里巴巴園區也都成了景點。
杭州市旅委工作人員說,杭州前幾年開始打造全域旅游,目前看來,以旅游大數據等智慧城市建設為依靠,全域旅游時代已經來臨。
從大杭州來看,今年千島湖景區、臨安大明山以及瑤琳仙境等區縣市景區表現搶眼,這些景點來自網絡的門票訂單量同比增幅都超過了120%。
專家視角
城市旅游的決勝利器
一定是文明
在浙江工商大學旅游管理學院郭魯芳教授看來,杭州的硬件不輸于世界上任何旅游城市。在這個基礎上,類似“禮讓斑馬線”這樣的文明表征性事件,深入人心,這讓杭州人更自豪更文明,讓游客印象很深刻;而杭州人的自豪感又會引發游客的向往,游客來了,不好意思不文明;杭州人原本就好客包容,看到這樣的游客,又更加熱烈歡迎……良性循環就此運轉開來。
“一座城市旅游的決勝終極利器,一定是文明。市民愿意戴著“微笑i”胸牌被問路、現在杭州的商鋪里,你如果問了不買,店員也不會冷臉惡語。這是全領域的文明?!惫淌谡f。
就像來自南京的游客在微信中寫:
我想來杭州過一個暖心的馬路,我想要坐船不用搶我可以保持優雅,我想要使用和歐洲一樣干凈的公共洗手間,我想有帶著微笑i胸徽的杭州市民微笑待我。
哪怕我不去西湖,只是到錢塘江畔的濱江區看了一場電影……有時候,我不是想去哪里看無與倫比的風景,在杭州,文明就是風景,美好的人心就是風景。
數讀鏈接
長假8天,西湖景區各公園景點共迎來中外游客、市民456.43萬人次,同比減少18.62%。其中免費景點接待共計360.69萬人次,排名前三位的依次是湖濱公園104.08萬人次,蘇堤47.64萬人次,白堤44.00萬人次;收費景區接待總計95.74萬人次,排名前三位的依次是三潭印月26.93萬人次,靈隱飛來峰景區26.39萬人次,動物園13.70萬人次。
(記者 金丹丹 楊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