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以高額返利吸引投資,后又以"眾籌"開海鮮店做幌子圈錢,安徽女子張某騙取泰州、揚州地區100多老年人近400萬元后失蹤。現代快報記者獲悉,近日,張某因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被警方刑事拘留。目前,此案正在進一步偵查中。
"眾籌"的海鮮店關門了
今年6月,泰州市民朱某等人驚慌地發現,他們"眾籌"投資的某海鮮自助餐店竟然關門了。朱某投資了10多萬元,趕緊致電海鮮館老板張某討要投資,而張某總是說她在外出差,就是避而不見。
這時候,有人聯想到張某還曾說在揚州開店,就找到揚州去。不料,所謂的海鮮館根本沒影兒。一個股東靈機一動打電話給張某,"有人要投資10萬元入股,但是要與你當面簽合同。"一聽到有大筆款項要投入,張某當即興沖沖從昆山趕到揚州。
剛到揚州,當即被眾人扭送到公安機關。由于張某在泰州、興化涉及的經濟糾紛較多,張某被移交到海陵警方。
以高息吸引老年人"投資"
據張某交代,2016年5月份,她來到泰州準備開家餐飲店,當時手頭只有20萬元,資金不夠,她就想到一個自認為高明的融資方式。
"就是投資一單3150元,送一套‘高檔’化妝品,約定每個星期返利150元,21周收回成本,返利到6000元結束。"張某交代,所謂的高檔化妝品一套只要兩三百元。
說干就干,張某在泰州坡子街租了一套房辦公,以某品牌化妝品融資,很快拉了40多人投資。
一開始,張某確時按時將錢打給了投資人。一傳十,十傳百,一些老人揣著錢紛至沓來,張某很快圈到了上百萬元。
圈錢近400萬元跑路
2016年7月份,張某趁熱打鐵,在泰州市區稻河古街區租下門面,注冊了金鈺海鮮自助餐有限公司。
張某向泰州人阿強(化名)等人吹噓,她將開一個海鮮自助餐廳,自助價格每個人68元,投資一萬元為0.5股成為股東,約定每月幫她拉至少三個客人吃飯,如果生意好,最遲6個月分紅就能收回成本。張某還表示,如果能拉別人投資5五萬元就送0.5的干股。
根據張某的承諾,應該于2017年7月9日給投資人本錢,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張某以喉嚨不適外出就醫為由,從今年4月就玩起了失聯。
據張某交代,她圈錢有兩個法寶:一個是高額的返利,二是以開實體餐飲店為幌子。
辦案民警初步統計,張某利用投資"3150元"模式的資金總額,一共圈錢260余萬元,以"眾籌"入股模式圈錢的數額尚在統計中,目前預計總金額近400萬元。
據了解,張某2016年因涉嫌詐騙被昆山警方取保候審。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