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現場 吳彥飛 攝
游客和攝影愛好者爭相拍攝金龍 吳彥飛 攝
白雀園老街 吳彥飛 攝
活動現場游人如織 吳彥飛 攝
映象網信陽訊 2月9日,農歷正月十三。雪后初晴,豫南大地銀裝素裹。光山縣白雀園鎮條條街道披紅掛綠,家家戶戶張燈結彩。有著500多年習俗的元宵燈會即將拉開帷幕。
上午10時,來自周邊村組的5條彩龍和2頭雄獅從四面八方一路舞來,威風凜凜地齊聚古城南門小廣場。上千名周邊群眾各來自鄭州、信陽的數百名攝影愛好者、媒體記者,把偌大的廣場擠得水泄不通,幸福和喜悅寫在每個人臉上,數不清的“長槍短炮”在這里聚焦,“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助力光山脫貧攻堅”攝影大賽正式啟動。
在鎮政府門前寬大的廣場上,舞龍隊員們擺開陣勢,各占一方,伴隨著鏗鏘有力的鑼鼓聲,“五龍鬧春”隨之上演:每支舞龍隊由十余壯漢成一字排開,他們口中喊著響亮的號子,跟隨著領隊次第揮動,五條彩龍便忽地飛入云端,忽地又潛入深淵,上下翻騰,宛若群龍在云中嬉戲,廣場上頓時成了歡樂的海洋,鑼鼓聲、號子聲、歡呼聲響成一片。
廣場會演結束后,開始了舞龍舞獅游街拜春活動。按照傳統風俗,每到一戶人家門前,主人會早早擺起香案火燭,接龍納福,迎獅送喜。
白雀園自古為豫南重鎮,明清古街至今保存完好。大革命時期,這里是鄂豫皖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至今留有紅軍巷、紅軍井、鄂豫皖軍事法庭、紅四軍司令部、皮定均故居等大量紅色遺跡。古街更見證了駭人聽聞的白雀園大肅反的悲壯歷史。
專程從吉林趕到這里觀看元宵燈會的著名民俗學家、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曹保明興奮地告訴記者:“太震憾了!在這里,我感覺自己走進了文化的原生態,無論是舞龍、舞獅,還是燈會,一切都是古老的,又是活生生的?!?/p>
白雀鎮黨委書記陳新介紹,每年的元宵燈節,從正月十三為龍獅點睛開光正式開啟之后,每天都會在周邊鄉村持續巡游,到了晚間還有盛大的燈會,于元宵節當晚達到高潮,有時會一直持續到農歷二月二“龍抬頭”才告一段落。(光宣)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