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田的養鴿場 吳彥飛 攝
老田獲得的榮譽(部分)吳彥飛 攝
映象網信陽訊(記者 吳彥飛) 愛鴿子、養鴿子,就地創業當起了“鴿子王”。信陽市淮濱縣防胡鎮的農民老田憑借自己對鴿子的喜愛和對養殖技術的掌握,成立了專業合作社。經過7年的發展,如今,老田已成為豫南地區最大的養鴿專業戶。
老田是防胡鎮一位普通的農民。在經歷了種地、做泥瓦工、到城里打零工等之后,2009年,他走上了專業養殖鴿子的道路。
11月20日,記者走進老田的養殖場,一排排鴿房里傳出咕咕聲,打開籠子,雪白的肉鴿撲棱著翅膀上躥下跳。肉鴿、觀賞鴿、孔雀鴿……足足有30多個品種20000多只鴿子,從便宜的、單只售價20多元的肉鴿,到單只售價達幾百元、上千元甚至上萬元的觀賞鴿都有。在這里,鴿子肉、鴿子蛋、鴿子糞都是能盈利的法寶。
正在記者采訪時,就有該鎮其他村村民老張前來挑選自己喜歡的鴿子。老張說:“我平時就比較喜歡鴿子。老田的養殖規模比較大,所以我有時間就來這轉一轉看一看,學習他是怎么養鴿子的。以后我打算自己也養殖一些。”
經過幾年的發展,老田的養鴿事業不斷壯大規模,2011年,老田成立了田野鴿業養殖專業合作社,并積極給村民傳授養鴿技術,養殖利潤也隨之翻倍。成立了合作社之后,還多次到山東、安徽等地學習養殖技術,并不斷引進新品種。
老田告訴記者,他的養鴿場是全部自動華工作的,目前養殖的鴿子有20000多只,有5人幫忙照看和操作。老田的養鴿場每年用掉的飼料差不多要15噸,價值90萬元左右。老田的客戶主要來自上海、安徽、江蘇、浙江等沿海發達地區。由于他養殖的鴿子質量好,訂單供不應求,因為規模的限制,很多客戶拿不到貨,訂單白白丟失了。
俗話說“同行是冤家”,可老田不這樣看,他認為現在是信息時代,誰掌控資源誰就能說了算,大家養鴿只有抱團闖市場,才能實現共同致富。他廣傳養鴿經,通過養鴿專業合作社,走養殖基地+合作社+農戶的路子,幫助周邊縣區近100戶農民走上致富路,戶均養鴿500對以上,年可增收3萬余元,取得了良好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2017年即將到來,在新的一年里,老田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夠擴大他的養殖場的規模。老田的計劃是,如果當地政府能夠在資金上扶持他一下的話,他的養殖場只有再養殖20多萬只種鴿,才能夠滿足現在市場上的訂單需求,屆時還能夠提供50個崗位給當地農民就業。
希望老田的養鴿事業越做越大,也幫助更多的農民走上致富之路。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