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固始縣國土資源局給記者的回復稱申請法院執行并已經拆除道路,但目前仍在使用。
5月2日,杜友林修建的運砂路上車來車往。吳彥飛 攝
5月2日上午,在杜友林修建的運砂路口堆積了黃沙,但并不影響車輛通行。 吳彥飛 攝
6月8日下午,映象網記者再次來到杜友林“無證”修建的運砂路,車輛正常通行,之前路口的黃沙也被鏟走。吳彥飛 攝
映象網訊(記者吳彥飛)4月14日,映象網報道了題為《無證也上馬 固始縣占農田修運沙路罰款5萬獲審批》的新聞。時間過去一個多月了,該運沙路并沒有像固始縣國土資源局回復,已經被拆除。目前還在正常使用。并且只要是通過該路的運沙車,每輛車最少交20元“過路費”。
每過一輛車 收20元“過路費”
5月2日上午,映象網記者跟隨固始縣馬堽集鄉村民老李再次來到占用農田修建的“無證”運沙路。盡管該路口堆積有黃沙,但并不影響過往運沙車輛的通行。
當天上午,天氣不好,下著小雨,并不能阻擋運沙車的“熱情”。它們一輛接一輛的通過占用農田修建的運砂路,將灌河的黃沙源源不斷的運往各地。富裕了采沙場的老板們,卻嚴重破壞了當地的生態環境,影響了農業生產。
老李告訴映象網記者,沙場老板杜友林在沒有任何審批手續的情況下,從灌河岸邊修建一條長約6公里,寬13米左右的運砂路。修路之后,方便了杜友林自己的沙場對外運輸,他還向其他沙場的運沙車,每車收費20元至40元不等。
老李的說法,得到杜友林的證實,他承認向其他車輛收取“過路費”,因為他修路花了錢,收費在他看來是理所當然的。每天大概可以收取200多輛車的“過路費”。
國土局承諾拆除 卻成一紙空文
關于杜友林“無證”占用農田修建運沙路一事,固始縣國土資源局在4月13日向映象網記者做出了回復:由于國土資源部門只有執法權,沒有執行權,他們早在2015年8月6日就申請固始縣人民法院強制執行了。
關于申請強制執行的說法,映象網記者于5月12日聯系了固始縣人民法院宣傳科相關負責人。該負責人稱,至今他們并沒有收到固始縣國土資源局,關于杜友林“無證”占用農田修建運砂路的任何強制執行的申請。
在4月13日的固始縣國土資源局的回復中還有一條:馬堽集鄉人民政府正在組織拆除沙場道路。截至到6月1日,該“無證”運沙路還在正常使用中。面對記者的采訪,固始縣國土資源局的回復,全部成了“一紙空文”。
國土資源廳 派專家鑒定農田損毀狀況
村民老李向記者透露,之前映象網發布的《無證也上馬 固始縣占農田修運沙路罰款5萬獲審批》新聞影響很大。省國土資源廳在5月25日,安排專家到杜友林修建的運沙路上實地勘察了,了解該路對當地農田和農業生產破壞的情況。
6月1日上午,關于省國土資源廳專家調查的情況,固始縣國土資源局局長曹志海向映象網記者回復:專家的鑒定結果還沒有出來。
據杜友林本人講述,2014年12月份,他在沒有任何手續的情況占用馬堽集鄉宋蜂籠村的農田修建運沙路,是經過馬堽集鄉主要領導批準的。當時被固始縣國土資源局多次叫停,之后該局做出罰款39萬元的處理結果,目前已經上交5萬元,剩下的分期上交。
據了解,在2014年底,杜友林等人修路時,馬堽集鄉的黨委書記就是現在的固始縣國土資源局局長曹志海。他于2015年8月份上任國土局。
6月8日下午,映象網記者再次到固始縣馬罡集鄉,一輛輛滿載黃沙的車正繁忙的通過杜友林修建的“無證”運砂路,現場沒有任何進行管理。
關于固始縣采沙場“無證”占用基本農田修建運砂路一事,映象網記者將繼續關注。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