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網許昌訊(記者 康世保 通訊員 康鐵良)近日,記者從鄢陵縣產業集聚區獲悉,2016年,該縣產業集聚區從六個方面著手,加強企業問題化解,推動閑置資產盤活,實現工業經濟穩步增長。
據悉,截止到2016年底,鄢陵縣產業集聚區累計入駐企業131家,建成投產111家,實現規模以上企業主營業務收入450億元,增速23%;實現工業增加值87億元,增速22%;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50億元,增速22%;從業人員3.8萬人,初步形成了以紡織箱包、裝備制造為主導的“一區五園”發展格局。
鄢陵縣產業集聚區重點從六方面著手:
成立領導組織,加強工作指導。成立了以鄢陵產業集聚區管委會主任任組長,常務副縣長、分管工業副縣長、管委會副主任任副組長,發改、工信、金融辦、國土、規劃、住建、環保、電力等縣直有關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老企業問題化解工作領導小組,建立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定期調研,縣產業集聚區與縣直有關部門集中研判,縣委常委會、縣政府常務會定期研究推動等工作機制,每月召開一次專題會議,對征而未用的“半拉子”工程、長期閑置或達不到投資強度的“馬拉松”項目,生產效益低下的“僵尸型”企業,建立企業閑置資產化解臺帳,堅持企業主體、政府推動、市場引導、依法處置的原則,采取騰籠換鳳、收購兼并、合作經營、債權轉股權、關閉破產等得力措施,通過招商引資,集中安排了一批大項目、好項目入駐,減少了資源閑置,切實提高了土地利用率,有效推動了一批老企業問題化解。2016年共整合停建項目6個,停產企業5家,盤活閑置土地近2000畝,帶動有效投資85億元。
實施“騰籠換鳳”,破解發展瓶頸。為減少資源閑置,切實提高土地利用率,破解產業集聚區土地瓶頸,建立了過剩產能化解工作臺帳,對征而未用、長期閑置或達不到投資強度及生產效益低下的企業,依法依規實施勸退出園;同時,結合園區主導特色產業和新興產業,深入實施精準招商活動,祥輝紡織、中國鄢陵創客園等一批產業項目成功入駐。其中,祥輝紡織項目僅入駐6個月,已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3億元,生產規模10萬紡錠,預計6月份將達到20萬錠,將成為河南省最大的棉紡織加工基地;創客園項目已入駐北京網庫集團、北京云商購、河南兵鋒軟件、鄭州批多多、納萬家綠色物流、天津德邦節水科技等60多家電子商務類和科技類公司,形成了市場化、專業化、網絡化的知名“眾創空間”。
引導“收購兼并”,盤活企業存量。堅持把“收購兼并”企業作為激活產業集聚區發展動力的主要措施,對資金鏈斷裂停產停建項目進行收購重組,有效盤活了企業資源,確保了產業集聚區健康發展。目前,深圳市智新集團、鑫宇晟科技公司、世紀鑫海公司、博鵬發公司、瑞鵬興業公司等5家企業,完成了白象飲品項目、金雕起重項目的收購重組,高起點規劃建設智慧信息產業園,吸引笙華科技、瑞鵬興業、宇晟智能科技等3家企業成功入駐;浙江正德集團完成了中發機械的兼并重組,在投資建設振德敷料、正德醫療用品項目后,規劃建設了占地500畝的振德醫療用品產業園,生產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端無紡布、流延膜和智能彈性繃帶等產品,不僅延伸了醫療用品產業鏈條,更壯大了醫療用品產業規模,為打造百億產業集群奠定了堅實基礎。
開展“合作經營”,加快企業轉型。圍繞資金、技術等企業發展關鍵要素,整合企業現有資源,一企一策開展“靠大聯強”對外合作,實現了優勢互補、企業轉型、合作共贏發展。2013年建成投產的佳泰科技公司,由于經營管理制度不健全,資金補充能力差,企業發展困難。針對存在的問題,管委會派專人幫助企業與中國機械工業集團進行洽談,成功引進了戰略發展資金和特種電纜尖端技術團隊,共同投資建設了國佳科技電力機械設備生產項目。華元電工公司于2002年成立至今,一直致力于特種漆包繞組線和繞包繞組線的研究、開發和生產,屬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為實現企業利益最大化,與河南合眾電力技術有限公司開展項目合作,實現強強聯合。利用華元電工公司閑置廠房,引進動力鋰電池回收處理項目,生產過程實現無固體廢物,無空氣污染、廢水零排放,推動了資源與技術深度融合,在退役電池的梯級利用、廢舊電池的回收利用方面實現了新突破,提升了市場核心競爭力,推動了企業轉型升級發展。
指導“債權轉股權”,化解企業債務。近年來,由于銀根緊縮,企業發展資金受限,很多項目企業出現了債務危機,造成了企業不能正常生產運營。縣箱包產業園由于企業管理層急于擴張規模、無序開發,導致了資金鏈斷裂,拖欠了建筑承包商工程款,在作為債權人的工程承包商起訴后,一期、二期、三期多數土地證及房產證均被查封,企業陷入了嚴重的債務危機。針對企業存在的問題,管委會主動介入,采取以房產抵押賬務的“債權轉股權”方式,分別與債權人進行協商,引導債權人算清利益賬、債務賬,并深入進行思想疏通,成功達成了各方的理解同意,同時引進資金雄厚企業,以房產抵押投資的方式對土地進行開發建設,有效化解了債務危機,企業逐步走上了正常發展軌道。目前,基鑫建設工程有限公司已進駐箱包產業園,三期土地規劃建設的農產品集散市場已辦理備案手續,近期將開工建設。
采取“關閉破產”,推動市場出清。在去產能和防風險的大背景下,無法繼續生存的企業需要退出市場。為有序開展市場出清,縣產業集聚區按照“消化一批、轉移一批、整合一批、淘汰一批”的思路,在對長期虧損、頻臨破產的“僵尸型”企業開展摸底排查的基礎上,成立了破產企業清查小組,實行“領導分包、全程參與、一抓到底”的工作機制,建立企業破產工作推進臺賬,積極穩妥處理企業破產事宜。目前,華東科技、萬通食用油、天一建材等企業正在依法進行破產,市場出清的有力實施,盤活了有限土地資源,為重大項目順利入駐、新舊動能加快轉換創造了條件。
映象網·在河南·看世界·用微信掃一掃關注“映象網許昌頻道”公眾號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