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網許昌訊(記者 康世保)目前部分農村紅白事鋪張浪費、大操大辦現象嚴重,這些與黨中央‘八項規定’相悖。在2016年年初,一名群眾向許昌長葛市委書記劉勝利寄來一封信,信件內容反映,當前農村婚喪嫁娶鋪張浪費、大操大辦現象嚴重,有很多經濟條件不好的家庭辦紅白事后,負債累累,因婚返貧的現象不在少數。看到來信后,劉勝利高度重視,并多次帶領相關部門的領導下鄉走訪。
調查顯示,近年來隨著經濟水平發展,農村“紅白事”的消費水平“一年比一年高。村里常有經濟條件并不好的家庭,辦喜事時攀比浪費,造成家庭債臺高筑,生活困難。其中,農村喜事辦得越來越闊,迎新的車少則七八輛,多則20輛以上,車隊和花車的檔次也越來越高,清一色的奧迪、寶馬車隊經常能在街上看見。婚宴一擺酒席幾十桌,有的還請專業歌手、舞者表演助興,一場婚事辦下來平均都在10萬元以上,與長葛市正在開展的學習‘時代楷模’燕振昌精神格格不入,這種現象不僅敗壞了社會風氣,而且給廣大群眾帶來了沉重的經濟負擔和精神壓力。
移風易俗宣傳
在2016年3月的長葛市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會上,劉勝利向全市干群發出了移風易俗的倡議,并提出大力學習倡導“時代楷模燕振昌“死后請響器班兒,不如活著端碗豆腐腦兒的孝道文化及紅事新辦白事簡辦的做法。
如今,這場以徹底遏制鋪張浪費、相互攀比、陳規陋習為主題的移風易俗活動已在長葛有序鋪展開來,該市已形成“喜事新辦,白事簡辦”“辦白事,大鍋菜,一頓能省一萬塊”等新社會風尚。
大鍋菜
在移風易俗活動中,長葛市委、市政府成立了由市文明辦牽頭、市民政局負責督察的移風易俗領導小組,制定下發了《倡樹時代新風、培育文明風尚》實施意見,向全市人民發出了《倡樹時代新風、培育文明風尚的倡議書》,并在363個鄉村(社區)建立健全了紅白理事會,把紅白事納入村規民約,規定本村紅白事辦理標準和程序,引導群眾自覺抵制陳規陋習,反對鋪張浪費。
意見明確規定:鄉村分別成立以鄉村黨政一把手任會長,鄉賢、教師、工商業代表共同參與的紅白理事會,村紅白理事會對群眾的紅白事全程指導參與率達到100%;紅白事一律不準請歌舞表演,紅事待客一桌不超360元、用煙不超10元煙,白事辦理實行“六不三用”(即不待本村客、不搭過街靈棚、不請哭靈、不戴重孝、不放禮花、響器不超兩班兒,用大鍋菜、用6元及以下煙、用文明禮儀)。該市充分發揮紅白理事會的橋梁和紐帶作用,形成有人管事,有人問事的傳、幫、帶機制,控制大操大辦現象的蔓延。
據悉,為落實好“紅事新辦,白事簡辦”,長葛市還將移風易俗、倡樹新風,列入市委、市政府對各鄉(鎮、辦事處)主要工作考評和每季度的黨建項目觀摩當中,實行月考評、季排名、半年小結、年終總評的督導考評。
村街道的墻壁上刷著“一人一碗菜,能省一萬塊”口號
走進增福廟鄉張劉寨村,在文化大院對過的墻壁上,張貼著北張劉寨村紅白喜事理事會章程,村街道的墻壁上也刷著“一人一碗菜,能省一萬塊”等口號。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長葛在執行紅白事辦理中已探索出了三種有效模式:以后河鎮閆樓村為代表,村委成立紅白事辦理場所和餐飲服務隊,群眾辦事到統一場所、價格、監督的“百姓食堂”,以南席鎮西辛莊村為代表,黨員干部帶頭執行紅白事辦理章程的黨員干部帶頭制,以劉麻申村為代表,紅白理事會成員把群眾辦事場面拍成照片,由紅白理事會監督存檔的“備案制度”。
“百姓食堂”管理規定
目前,“喜事新辦,白事簡辦”、騎小綠(公共自行車)迎娶新娘等新社會風尚已在長葛悄然興起。據統計,該市群眾移風易俗支持率已達到98%,全年紅白事新辦簡辦率在95%以上。此外,截至目前,長葛市363個行政村(社區)分別建立健全了紅白理事會,2016年該市舉辦3500多場新辦簡辦的紅白事,共節省開支2000余萬元。
映象網·在河南·看世界·用微信掃一掃關注“映象網許昌頻道”公眾號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