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網商丘訊(記者 曾巖 通訊員 胡倩)由商丘市音樂家協會,商丘市音樂家協會古琴專業委員會,商丘日報,京九晚報,商丘教育電視臺聯合主辦的青年古琴演奏家,斫琴家李雙序《梵音滌心》古琴講座將于2014年8月11日上午九點在商丘清涼寺舉辦,這場講座也是商丘市音樂家協會有關文化主題的重大活動將會作為2014年文化重大活動向市文聯,宣傳部上報。
聯合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古琴藝術作為哲學性的音樂文化不但與儒道文化淵源更與佛禪之間有著同聲相應的內在邏輯,“琴棋書畫”的“琴”能成為“琴學”,因其深的禪宗心要。在流傳下來的諸多琴譜中與佛曲相關的就有《普庵咒》《釋談章》《法曲獻仙音》等這些“以心感悟”音樂思想的琴曲。歷史上有關彈琴的琴僧更是不勝枚舉,慧日大師,知白,藝海等琴僧都在中國古琴史上占據重要位置,大詩人李白就曾經寫過《聽蜀僧彈琴》的詩篇。
千年古剎清涼寺,其歷史悠久,李白,杜甫,高適等著名詩人曾在清涼寺開懷暢飲,斗酒留詩“掃梁園之群英,振大雅與東洛”據《歸德府志》和相關碑刻記載,宋太祖趙匡胤為龍興之時,任歸德節度使,常在清涼寺乘涼避暑。相傳在一個炎熱的夏天,趙匡胤來到清涼寺,渾然入睡,蚊蟲嗡嗡作響向他襲來,叮咬他輾轉難眠,于是呵道:如此擾人清靜,豈有此理,不能讓人清涼清涼嗎。于是蚊蟲一哄而散,此后盛夏酷暑清涼寺涼風輕拂,再無蚊蟲騷擾。神奇的是至今大雄寶殿內仍無蚊蟲,令人神往的傳說給清涼寺平添了幾分神奇。
據悉,本次講座李雙序將圍繞琴學巨著《溪山琴況》中所追求“靜”“清”“遠”“古”“怡”“恬”“逸”為切入點,結合現場實際演奏為各位僧人,居士及觀眾講述古琴與佛教的淵源關系。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