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網平頂山訊(記者 王紹偉 通訊員 楊國棟)12月10日,以寶豐馬街書會700多年興衰為背景的大型方言話劇《老街》研討會在省會鄭州河南飯店舉行。
中國劇協副主席、著名劇作家、總政話劇團原團長孟冰,著名劇作家、評論家、原中國兒童藝術劇院院長歐陽逸冰,原總政藝術局局長、著名評論家汪守德,著名曲藝表演藝術家、曲藝作家、國家一級演員趙連甲,江蘇省文聯創研室主任、國家一級演員韓蘭成,省文化廳廳長楊麗萍,省文化廳副廳長李霞,省歌舞演藝集團董事長張振中,寶豐縣長許紅兵,寶豐縣政府黨組成員、副縣級干部郜現營等,以及話劇《老街》主創人員和演職人員出席研討會。
許紅兵致辭。他說,寶豐縣自古以來就有崇文尚藝的文化傳統。千百年來,民間演藝業在寶豐形成了豐厚的歷史積淀和廣泛的群眾基礎。源于元代延祐年間的寶豐馬街書會,正是有群眾的無私奉獻和大力支持,延綿七百余年魅力獨具、絲竹聲聲四海聞名。因此,寶豐縣是當之無愧的“中國曲藝之鄉”,馬街書會是各地說唱藝人獨一無二的朝拜“圣地”。有詩為證:“馬街競藝溯源長,負鼓攜琴匯現場。說古論今依舊事,萬人空巷看蘭芳。”1996年,馬街書會被確定為“中國十大民俗”之一;2006年被國務院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3年經世界紀錄協會認證,馬街書會被確認為世界最大規模的民間曲藝大會。
許紅兵說,在中原文化發展的不同階段,曲藝都更加自覺地、更為主動地介入到文化自信的構建中。弘揚民族文化我們責無旁貸,繁榮曲藝事業我們義無反顧。為了保護和傳承發展馬街書會這一珍貴的文化遺產,使馬街書會世代相傳、永葆生機,寶豐縣人民政府與河南歌舞演藝集團簽下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打造以馬街書會為原型的大型方言話劇《老街》,并于昨晚在河南省人民會堂進行了彩排演出。各位藝術家以國內一流的水準、濃郁的河南鄉音、生動活潑的表現形式,向大家展示了寶豐馬街書會、展示了中原曲藝文化,呈現了一臺洋溢著濃厚生活氣息的藝術盛宴。
研討會上,來自全國和省內的專家、學者和曲藝表演藝術家們暢所欲言、氣氛熱烈,創作人員就大型方言話劇《老街》的創作背景、排練演出效果進行了說明發言,專家、學者就如何弘揚中原優秀文化特別是具有代表中原優秀文化的馬街書會曲藝文化進行研討發言。
在聽完專家、學者的發言后,楊麗萍對大家中肯的點評給予感謝。她說,大型方言話劇《老街》是通過河南方言與舞臺藝術的有機結合,以及馬街書會與方言的巧妙融合,進一步呈現河南獨特的鄉土文化,并為地方文脈的賡續乃至馬街書會的保護探索出一條新途徑,讓馬街書會具有更深刻的本土性,從而提升馬街書會的影響力和知名度。
12月9日晚,方言話劇《老街》在省人民會堂進行了第一次內部彩排,在歷時2小時40分鐘的演出中,現場掌聲不斷、反響強烈。寶豐縣縣長許紅兵,寶豐縣政府黨組成員、副縣級干部郜現營觀看了彩排演出,演出結束后,與《老街》主創及演職人員合影。
據介紹,方言話劇《老街》共分11個章節,是由總政話劇團團長王宏任編劇,國家一級導演宮曉東任導演,河南省文聯副主席、曲協主席范軍領銜主演,由河南歌舞演藝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承擔排練演出任務。全劇通過對馬街書會狀元七歲紅愛恨情仇的從藝生涯描寫,反映民間曲藝藝人對藝術的摯愛,對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擔當,從而發掘這一世界最大的民間藝人盛會歷經滄桑卻興盛不衰的根基和內在力量。此劇將使觀眾感受到中原方言魅力,踏上“一日能看千臺戲,三天能聽萬卷書”的書會文化活態傳承之旅。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