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網平頂山訊(記者 王紹偉 通訊員 師紅軍)“要加大對文化資源的包裝、宣傳、推介力度,叫響文化產業品牌”“要走文化旅游和現代生態觀光農業相結合的道路,帶動群眾早日脫貧致富”。9月7日上午,魯山縣倉頭鄉政府會議室內,十幾名專家學者圍繞如何依托當地文化資源優勢、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各抒己見,現場氣氛熱烈。
倉頭鄉文化資源豐富,境內有新石器時代遺址、倉頡冢、倉頡祠、西周古墓群、古木山楚長城文化遺址。倉頭村是省政府命名的“河南省歷史文化名村”,縣十大歷史名人任應岐是倉頭人。為充分發揮倉頭鄉文化資源優勢,切實把文化資源的開發保護與旅游和經濟發展結合起來,探索發展新路子,倉頭鄉黨委、政府通過多種渠道,聯系到了文化部中國佛教文化保護發展中心主任、文化長征創立者張勝利,中國旅游教育協會會長趙洪貴,河南省文字協會秘書長賈曉紅,中國牡丹產業服務聯盟秘書長、山東省天香牡丹科技產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龐成勝等十幾位專家學者和有關企業家到倉頭實地考察指導,為經濟文化發展支招獻計。
各位專家學者為倉頭燦爛的歷史文化和寶貴的文化資源所嘆服,對鄉黨委、政府提出的文化帶動、多頭發展的工作思路給予充分肯定。專家們圍繞如何做大做強文化產業,進一步提高倉頡文化知名度,走文化旅游觀光農業一體化發展道路等,進行深入廣泛的探討交流,為該鄉經濟社會發展提出了切實可行的建議。
該鄉黨委書記高長見告訴記者:“專家學者的指導,前瞻性強,思路清晰,便于實施,使我們更加堅定信心,圍繞文化旅游這一主題,做好強鄉富民大文章,使全鄉群眾早日脫貧。”
映象網·在河南·看世界·用微信掃一掃關注“映象網平頂山頻道”公眾號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