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屋
映象網平頂山訊(記者 王紹偉)古樹、古屋、古石磨,這些與如今的高樓大廈似乎相去甚遠,但在村支部書記郭松霞的眼里,這些可都是家里的寶貝。
8月8日,在河南省公布的第四批傳統村落名錄上,王集鄉董村榜上有名,這個喜訊委實讓董村的群眾興奮了好一陣子,作為村負責人的郭松霞內心也是久久不能平靜。
古石磨
“我們村西有‘葉犟河’,北有‘胡河’,河繞村莊,風景秀美。還有‘鯉魚崗’跟它的傳說,東漢劉秀時期傳下來的古柘樹歷經戰火到現在還枝繁葉茂,村里的古建筑更是占到村總建筑面積的40% ,是我們村的一大亮點。漢代古墓群和‘鯉魚崗’還申報了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些可都是我們的寶貴財富?!闭f起這些的時候,董村支部書記郭松霞嘴角微揚,言語中帶著異樣的喜悅。
董村位于郟縣城東五公里,洛界公路北側0.5公里。北靠風景秀麗的“鯉魚崗”,村西有“葉犟河”,村北有“胡河”橫穿村北部,鄭堯高速自北向南跨越村莊。全村占地面積350多畝,村內道路‘三縱三橫’,原來共有環村寨墻2000米左右,取名‘共和寨’。村里有多處傳統建筑,建筑由多個院落組成,每個院落三進或四進,建筑為磚木結構,紅石基礎,青磚藍瓦,房高二層或三層,以五脊六獸為主,并以石雕、木雕、磚雕為裝飾。每個宅院呈南北向,以中軸線左右對稱,建設成北方傳統的四合院形式,院落與院落左右相鄰,節節相連,形成董村獨特的建筑風格。
院落與院落左右相鄰,節節相連,形成董村獨特的建筑風格。
“甭說其他的,就說我們村,本身就是一個傳說。”說起村子的由來,今年76歲的老漢郭松彪洋洋自得?!皳髡f是由陜西洪洞縣董氏四兄弟遷到我縣,其中在三個董村落戶,一個落戶于南董莊(即農科站),由此形成了南北兩個董村?!?/p>
高松山就住在村子邊上,離“鯉魚崗”較近,對“鯉魚崗”的傳說聽的多、記得熟?!皞髡f有一位道人路過此處,發現此處為鯉魚精作怪,如不治理,此崗會越長越高,而且會成為多種野獸的棲息地,那時野獸會禍患鄉鄰,于是在當地百姓的配合下,在蘭莊北地修建了一座寺廟,“夫子廟”,在冢頭鎮的郭莊也建了一座“郭廟”,用以鎮壓‘鯉魚精’。”說起話來不緊不慢、娓娓道來,讓人聽著聽著就恍如置身其中。
“我們村的傳統資源可不光這些的。”高金亮說道,古柘樹就在他家的地頭,高金亮為能站著這樣的地塊兒很是自豪?!皞髡f東漢時期劉秀從此路過,當時為盛夏。烈日炎炎,在此休息的時候,說道:‘這里要是有一棵樹該多好啊’。話剛說完,一棵樹拔地而起,于是劉秀在樹下休息了一中午,于是這棵樹一直長到了現在,老樹在千百年來經歷了數次火燒,已經死亡,現在在它的旁邊又長出一棵小柘樹,枝繁葉茂。還有另一種傳說,說是柘樹是作為一種標志,王莽劉秀時期,因戰爭死亡的戰士,全部埋葬于此地,為了記住這個位置而栽種的一棵樹,至今枝繁葉茂。”
千年古柘話滄桑
正是這份自豪和內心小小的“榮譽感”,正是對待歷史傳承的這種態度和呵護,董村人在新時期更是加倍努力建設家園,用行動和智慧創造新的美麗。
董莊村班子通過召開村兩委會、黨員會和群眾代表會,根據村情制定建設計劃,層層發動群眾,掀起黨群共建美麗家園高潮。至目前,董村已累計投入30萬元,首先對村部進行了改造,按照黨群服務站要求,健全了各項制度,提升了群眾服務水平。其次,完善了基礎設施建設工作,修建下水道1500米,拓寬道路1200米,突出文化特色,建文化廣場1個,建立垃圾池10座,建簡易垃圾清理廠2處,制作竹柵欄800米,批刷墻體3000米,繪制文化墻1200米,成立保潔隊伍一支,配備垃圾車1輛,垃圾箱10個。整潔干凈的街道,美化凈化的環境,讓這個傳統村落在現代文明的沖刷下依然生態宜居。
整潔干凈的街道,美化凈化的環境,讓這個傳統村落在現代文明的沖刷下依然生態宜居。
董村人在傳承歷史、建設美麗家園的同時,更加注重教化、看重禮儀。中華民族的仁、義、禮、智、信、忠、孝是董村人最為看重的,一年一度的“五好文明戶”、“好公婆”、“好孝子”、“好媳婦”評比活動是董村群眾農閑時節最為期盼最為“楸心”的一件事,這可能也是董村人接人待客極為熱情的原因吧。
古樸與典雅,現代與文明,董村,在承古接今的時代變遷中,依然煥發著精神與活力。馮驥才說,古村落是中國最大的文化遺產,而我的感覺是,最大的該是村落身邊的人吧,因為董村人對董村的懂,才使得董村在古今的接續中同樣美麗。
映象網·在河南·看世界·用微信掃一掃關注“映象網平頂山頻道”公眾號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