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網南陽訊(記者 周永生 通訊員 周大林) 今年以來,西峽太平鎮把黨建工作作為推進全鎮經濟社會發展的動力源泉和強力引擎,圍繞“謀劃發展大局、激發隊伍活力、強化基層服務、創新工作方法、做強優勢產業”五個方面做文章,持續發力,強力推進,促進鎮域經濟社會平穩較快發展。
謀劃發展大局。深入學習領會貫徹中央、省、市、縣黨代會精神,結合本鎮實際,實地調查研究,謀劃發展大局,形成“三個寧可”(寧可發展速度慢一點,也要保護好生態;寧可各項榮譽少一點,也要全力抓經濟;寧可政府支出緊一點,也要擠錢惠民生)發展理念,研究制定“生態、文化、集鎮、旅游和美麗鄉村”五大建設戰略規劃,為今后3——5年乃至一個時期的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明晰了思路,確定了方向。
激發隊伍活力。圍繞“強班子建隊伍、抓基層打基礎”思路,把干部隊伍建設擺在中心位置。扎實開展“兩學一做”、“傳樹爭做”,“三亮三評”和“四聯兩聚”等活動,對干部履職、工作作風、工作實績進行綜合評價。通過樹典型,獎先進,因才而用,憑優提拔,培養優秀干部,儲備后備力量。讓年輕的干部看到提拔前途、有為有位,讓歲數大的干部感到組織重用、老當益壯,極大的激發了干部隊伍的凝聚力和戰斗力。
強化基層服務。牢牢把握創建服務型基層黨組織這條主線,著力構建網格化的直接服務群眾體系,積極推動政府由“管理型”向“服務型”轉變。一是集司法、綜治、計生、城建骨干力量,在鎮政府成立綜治中心和鎮級便民服務中心,做到管理和服務相輔相成,構建一級平臺。二是在全鎮11個村建成黨群服務中心,并成立了民事幫辦服務隊,將其觸角延伸到了農戶,實現了黨群服務全覆蓋。
創新工作方法。通過“黨建+精準扶貧”、“黨建+項目建設”、“黨建+美麗鄉村”、“黨建+旅游”、 “黨建+中藥材產業”等,探索推行這些基層“黨建+”的工作方式,不斷規范基層組織運行機制,推動基層黨建主動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工作,著力構建黨建與經濟發展同頻共振。形成了黨員帶頭、示范引領、以點帶面,牽引拉動,充分發揮黨建在農村經濟工作中的核心作用。
做強優勢產業。圍繞旅游和中藥材兩大產業,把項目建設、產業發展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有力抓手,不斷優化經濟結構和社會發展環境,抓招商、興產業、建項目、惠民生,做大做強優勢產業。全年共完成國民生產總值28.1億元,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9.7億元、財政收入870萬元,同比增長15%、29%、10%,保持鎮域經濟社會平穩較快發展。
映象網·在河南·看世界·用微信掃一掃關注“映象網南陽頻道”公眾號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