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網南陽訊(記者 周永生 通訊員 杜福建 寧弘揚) 嚴寒擋不住發展的激情。記者近日在桐柏縣毛集鎮看到,盡管寒風刺骨,但該鎮九年一貫制完全學校建設工地,卻是一派熱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正在現場督促施工進展的毛集鎮黨委書記張義勝告訴記者,這一項目占地80畝,總投資4000萬元,計劃明年底全部完工,建成后可容納2500名學生,惠及周邊3個鄉鎮8萬余名群眾。
建設九年一貫制完全學校,只是毛集鎮“民生套餐”中的其中一份“教育營養餐”。近年來,該鎮黨委、政府以爭創“桐柏縣東片商貿物流中心、教育中心、養老中心”為目標,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統籌經濟、社會事業齊頭并進,取得了豐碩成果,先后獲得省市級榮譽稱號20余個。今年元至10月份,全鎮生產總值預計達到12.3億元,增長7.6%,一般公共財政收入達到415萬元,增長9.5%,全鎮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達到11.8億元,增長13.6%,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8813元,增長10%。
基層黨建實打實 心齊氣順活力增
毛集鎮黨委樹立“抓好黨建就是最大的政績”這一理念,把黨建責任落實到每個班子成員,實行分工負責制。將黨建工作任務納入各黨支部年度目標考核內容,定期聽取匯報,每個季度進行一次督促檢查,做到年初有計劃、有布置,年終有總結,有評比,有典型。充分發揮鎮黨委的核心領導作用和領導班子的表率作用,嚴格執行民主集中制原則,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建立務實管用的規章制度。要求黨員領導干部強化宗旨觀念,密切聯系群眾,做到在感情上貼近群眾,在行動上深入群眾,真誠傾聽群眾呼聲,真實反映群眾愿望,傾力為群眾辦好事、辦實事。例如,鎮里投資150余萬元,建成了鎮便民服務大廳和綜合服務中心;新建李莊村村民服務中心,改造升級石河、新莊、毛寨等12個村級便民服務站。在鎮區設立回歸人才創業示范園,目前已有23家中小企業在園區落戶。這些舉措,讓百姓看到了一個務實重干的領導集體,密切了黨群干群關系。在全鎮黨員干部中集中開展了勤政廉政專題教育活動,從公務接待、會議召開次數和經費、下鄉調研督查、工作餐飲酒、外出考察學習、懸掛橫幅標語、擺放花草等6個方面,嚴格要求約束黨政班子成員及各基層站所負責人,推行公務灶及文印定點打印制度,實行定點、定額接待,各項經費支出同比下降30%,使艱苦奮斗的優良傳統得到了傳承。同時加大了案件查辦力度,今年受理群眾來信來訪舉報案件11件,調查處理案件3件,查處各類黨員違紀案件3起,黨紀處分3人。
項目建設新突破 后發優勢更喜人
該鎮突出交通、旅游、資源等優勢,廣布招商信息,以誠招商,招商引資工作呈現出“數量多、投資大、落地快”的鮮明特點。今年已引進招商項目21個,有8個項目投資超億元,總投資達13.82億元。其中,桐柏洞府天地旅游開發公司總投資2.2億元,建設毛集河漂流旅游項目;河南中力國際資源有限公司投資1.2億元,建設石英石開發項目。這些“大個”項目的引進建設,極大地增強了毛集的發展后勁。“我們引進的21個項目中,目前已建成投產的有13個。毛集河漂流項目,兩個人工島嶼、14公里長的河道護砌、兩座攔河大壩、長達7公里的漂流滑道正在建設。明年將續建5公里的草地滑道,標準滑板車賽場,越野車賽場,拓展培訓中心及文體中心,滑翔飛行賽場,旅游主題公園,停車場,游客服務中心以及其他相關旅游配套設施購置、建設等加緊推進,建成后可實現綜合收入4500萬元。”毛集鎮鎮長岳東印告訴記者。在政策性資金爭取方面,目前已爭取5000畝油料基地、農業產業化扶持、水庫除險加固、渠系整修、土地高效整理、九年一貫制學校、敬老院等政策性項目22個,爭取資金達1.82億元,已到位資金1.31億元,待批復項目5個,總投資6750萬元。新建鎮中心敬老院項目,總投資607萬元,占地20畝,建筑面積5000平方米,設計床位360張,主體工程年底完工,建成后,實現五保集中供養率100%。桐柏縣東片垃圾填埋場項目,總投資4200萬元,已經完成選址、立項及可研工作,建成后,可解決桐柏縣東片黃崗、固縣、回龍等4個鄉鎮的垃圾填埋問題。
人居環境大變樣 美麗鄉村景色新
“‘山美水美環境美、吃美住美生活美、穿美話美心靈美’,人民群眾對‘美’的追求,就是我們不竭的動力源泉。”張義勝說。為加快美麗鄉村建設,毛集鎮成立了以鎮黨委書記為政委、鎮長任指揮長的指揮部,強力推進各項工程。投資550萬元,新購置電動自卸垃圾清運車8輛、垃圾收集箱300多個,新建垃圾收集池85個,建成水沖式廁所2座;高標準完成鎮區主干道6140米、“連戶通”3575米,新鋪柏油路長度1000多米,鋪設彩磚8700平方米,護坡3860平方米;新建休閑廣場2076平方米,栽植桂花、玉蘭、垂柳、女貞、黃楊等綠化樹5萬余株;庭院改造50多戶,拆除棚舍68處,美化墻體12000多平方米,建成文化墻1800多平方米;硬化溝渠3012米、環河護砌967米;安裝太陽能路燈150多盞,健身器材30多件套。同時整治干線公路28公里,清理柴草堆、垃圾堆、建筑廢料堆5000余方,清除沉積垃圾56車,關閉廢品收購點5個,整治旱廁12個,拆除未按規劃建設房屋及違章亂建棚亭36處。把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美麗鄉村納入村級目標考評,制定完善了相關規章制度。建立公共服務設施管護制度,明確鎮、村、農戶責任,做好道路、健身器材、路燈等公共設施的管理和維護工作;引導各村制定了關于改善人居環境建設美麗鄉村的村規民約,開展各類移風易俗活動,積極探索村民自治下的創建工作長效機制。建成了“兩路一橋”,鎮區框架進一步拉大。按照“五星級城鎮”要求,對城鎮環衛、綠化繼續推行物業化管理新機制,出資45萬元與南陽金輝物業管理有限公司簽訂了環境衛生物業管理服務合同,購置垃圾運輸車2輛、灑水車1輛、垃圾箱68個,38名保潔員,對街區及道路沿線進行全天候保潔。集鎮管理步入制度化、規范化、常態化軌道,在全市城鎮建設現場會上,毛集被確定為全市中心城鎮。
農業結構重調整 特色產業惠萬家
如今,花生、養殖業、中藥材、林果四大支柱產業更加明晰,已成為毛集鎮農民增收的主要來源。該鎮搶抓國家實施糧油倍增計劃的大好機遇,以豐果花生專業合作社為龍頭,以河南省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為品牌,以5000畝油料基地建設、土地整理項目實施為抓手,培育打造了毛集萬畝花生示范方,運用無公害、綠色、有機耕作方式,實現花生生產效率、產量、品質、效益“四個提升”。全鎮花生種植面積達到12萬畝,在戰勝了異常自然災害的情況下,花生總量仍達8000萬斤以上,扶持培育花生經營、購銷商戶150多戶,以購銷大戶為引領,注冊“毛集”花生商標,打響叫亮了毛集花生品牌。在畜牧業方面,重點發展生豬、山羊養殖業,全鎮50頭以上生豬養殖場達到68家,其中年出欄500頭以上生豬養殖場7家,1000頭以上生豬養殖場4家,涌現出了鐵山、熊寨、王灣生豬養殖專業村3個。依托李莊、田木灣、竇莊等牧草豐富的村養殖本地白山羊,目前,擁有100只以上山羊群126個,年出欄山羊3.5萬多只。依托宇中中藥材合作社,建成了6000畝夏枯球生產基地,輻射帶動全鎮發展以夏枯球為主的中藥材種植3萬余畝。合作社種植的夏枯球、澤蘭、薄荷等藥材,由于品質好、產量大,已成為王老吉、加多寶等公司原料重點采購基地之一。把發展林果業與“增綠工程”、社區建設、創建省級生態鎮、退耕還林和茶產業發展相結合,植樹造林5100畝,發展各類經濟林1500畝。特別是創新營造機制,采取大戶承包,流轉土地等營造模式,對滬陜高速毛集段南北兩側各50米、全長8公里進行重新規劃綠化,建成了熊寨苗圃基地、鐵山沙紅桃基地1200畝。由南陽銀基林業公司投資4000萬元建設的竇莊銀杏基地初具規模,基地流轉山坡地1300多畝,栽植銀杏樹3.5萬株,五角楓以及其他綠化樹種3.5萬株,輻射帶動周邊栽植各類綠化樹近10萬株。新培育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6家,累計達到23家,入社社員2130戶,占全鎮總戶數的22%。建成了黃日紅等4家家庭農場。
改善民生無小事 一枝一葉總關情
毛集鎮積極做好“兩免一補”、“種糧補貼”、“農機具補貼”、“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家電下鄉”等惠民政策的落實,發放惠民資金1370萬元。構建新形勢下的治安防控體系,近年無重大刑事案件、無3人以上群體性案件發生。牢固樹立安全生產理念,抓好非煤礦山、交通、公共娛樂場所、中小學校、超市、農貿市場等公共聚集地的安全防范。關閉非法采礦點16個,取締非法采砂點6處;開展校園周邊環境安全整治活動10余次,對幼兒園、托教、校車等進行了專項整治,同時加大對副食品商店、農副產品加工點、餐飲點等的監管力度,有效杜絕各類安全事故的發生。開展淮河源頭生態保護專項治理行動,嚴格實行封山育林制度,堅決遏制亂砍濫伐行為。組織人員強力拆除各類違規、違法建筑4起560平方米,剎住了私自買賣土地、濫占土地、違法建設行為。持續推進產業扶貧,建成兩個精準扶貧就業基地。位于熊寨村的就業基地主要生產艾絨、艾條等八大系列60多個產品,安排就業崗位80人。位于李莊村的就業基地,生產湯圓、南瓜餅、芝麻球等十多個品種,主要銷往周邊5個省市,安排60余貧困村民就業。依托兩個就業基地,發展以艾草、夏枯球為主的中藥材種植產業,目前艾草種植面積達6000畝,夏枯球種植面積達4200畝,預計明年艾草種植面積將達12000畝。在光武村成立黃金桃種植專業合作社,引進山東莒南縣種植的“815”、“國慶紅”兩個黃桃新品種,該桃當年種植當年見效,目前規模已達到1200畝。計劃在2至3年時間內再發展黃桃種植8000畝,產值6000萬元以上,帶動全鎮經濟的發展。
映象網·在河南·看世界·用微信掃一掃關注“映象網南陽頻道”公眾號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