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發布會
映象網南陽訊(記者 周永生) 2016年12月20日南陽市召開新聞發布會,南陽市統計局局長時德清就南陽市第三次全國農業普查工作作了詳細介紹。
這次農業普查對象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農業經營戶、農業經營單位、農村住戶、村(居)民委員會、鄉鎮(街道);遙感測量對象以農作物種植地塊為主,并包括其他與之相關的土地覆蓋要素。普查的行業范圍包括:農作物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漁業和農林牧漁服務業。在南陽市涉及到214個鄉鎮、4000多個村(居)委會、209萬農戶、4萬多個農業生產經營單位和規模戶,工作量占全省的十分之一、全國的百分之一。
第三次農業普查的主要內容包括以下方面:一是農業從業者情況;二是土地利用和流轉情況;三是農業新型經營主體情況;四是農業現代化進展情況;五是農業生產能力和結構情況;六是糧食生產安全情況;七是農產品銷售與農村市場建設情況;八是村級集體經濟與資產狀況;九是鄉村治理情況;十是鄉鎮社會經濟發展狀況;十一是農民生活狀況;十二是建檔立卡貧困村與貧困戶情況;十三是主要農作物種植等空間分布情況。
國務院《全國農業普查條例》規定,農業普查每10年進行一次,逢6年份進行。1996年和2006年分別進行了第一次和第二次全國農業普查。
十年來,我國“三農”發展取得巨大成就,同時農業、農村、農民也發生了深刻變化。土地在加速流轉,向種糧能手、種糧大戶和農業經營單位集中的趨勢明顯加速,農村正在改變著幾千年來一家一戶幾畝地,自給自足的農業生產模式;農業生產的機械化、現代化程度空前提高,農業產業化、商品化的趨勢勢不可擋;千百年來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正在脫離土地、走出農村,向城鎮流動集聚,轉向二三產業就業;農村基礎設施不斷改善,農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而農村老人化、空心化趨勢日益明顯。同時監測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準確把握“三農”發展新變化,迫切需要開展第三次全國農業普查。開展這次普查,找準農業發展變化的特點和存在的問題,弄清農村發展變化的規律,揭示出農民收入、消費、就業、居住的變化趨勢,可以更有針對性地完善強農惠農富農政策,更有效地推進農村改革,更有力地推動農業轉型升級,推動農業現代化。
據悉,農業普查每10年進行一次,逢6年份進行。1996年和2006年分別進行了第一次和第二次全國農業普查。南陽市政府成立了“南陽市人民政府第三次全國農業普查領導小組”,明確了由市統計局具體負責全市農業普查工作的組織實施。2017年1月1日,第三次農業普查將進入現場登記階段,正式普查工作即將全面展開。
映象網·在河南·看世界·用微信掃一掃關注“映象網南陽頻道”公眾號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