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網南陽訊(記者 周永生 通訊員 周彥波 畢懷慶) 小小電表箱,記載的不僅僅是用電量,也見證著尋常百姓的生活變遷。且看淅川縣老城鎮穆山村——
每隔一陣子,老城鎮穆山村黨支部書全玉建都會到當地供電所看看村民的用電量。
“村民幸福指數高不高,透過用電量,就能看出一二。”當了十幾年村黨支部書記的全玉建說。
穆山村距老城鎮政府僅1.5公里。但以前,這里人少地荒、村財空殼,群眾增收緩慢。破舊的老街,雜亂的線網,再加上供電線路長,全村用電僅靠1臺容量250千伏安的變壓器,當時村里供電線路線徑小、電壓不穩定,也存在安全隱患。一遇雷雨天就跳閘,村民想添臺電器都要思量幾番。
“那時,村里群眾每月用電量大多在五六十度到百來度之間,家用電器一般就是電視、風扇、洗衣機等?!睍r任淅川縣電業局供電所所長趙子奇回憶說。
2010年,老城鎮被列入淅川縣小城鎮綜合改革試點,穆山村迎來了新村建設的腳步。新村規劃,拓寬鄉村道路,修建飲水工程、擴建文化廣場等,白墻黛瓦的新農村拔地而起,村容村貌煥然一新,村民收入也節節高。2015年,全村年人均純收入達8000元以上。
生活水平提高了,村民的用電需求也水漲船高。與新村建設同步的電網改造升級,迅速拉開。結合穆山村新農村建設布局,淅川縣電業局高起點規劃設計線路走向,2011年至2014年間,累計投資185萬元,先后實施用戶“一戶一表”及低壓線改造,更換全部破舊電表箱。抬頭見“蛛網”成為歷史,主干道電桿整齊劃一變成了一道風景線。同時,新增2臺315千伏安變壓器,大大提高了穆山村的供電可靠性。
及時跟進的,還有溫暖的供電服務。村里開發大棚果蔬種植項目,用電項目從報裝到實施,按流程原本需要3個月,供電所快馬加鞭用時15天,就完成了。
“日子紅火了,電壓穩定了,村民家里空調、電腦、冰箱、電磁爐、電熱水器、液晶彩電等電器也多了。生活質量不斷改善,用電量自然也就上去了?!比窠ㄕf,現在村里群眾每月用電量一般都有兩三百度,多的甚至達到上千度。
村民吳老二算是村里的用電大戶了。2011年新村規劃,他搬出土培老房,住進了2層半高的新房,生活設施日新月異。各檔家電,再加上一樓開超市添置的大冰柜,一個月算下來,電費要花上400多元。
“以前哪有這樣的生活水平,一個月電費就50多元。”吳老二說,“不過,現在雖然生活好了,也得學學怎么省電,一句時髦話——節能減排!”
你用電、我用電,電表箱里看變遷。據悉,今年淅川縣電業局還計劃斥資200多萬元優化電網建設,滿足像更多的穆山村一樣發展經濟的用電需求,讓百姓開啟“電”力十足的新生活。
映象網·在河南·看世界·用微信掃一掃關注“映象網南陽頻道”公眾號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