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網南陽訊(記者 周永生 通訊員李珂 劉金明 魏保棟)為提升唐河、源潭形象,提升平原綠化工作水平,經源潭鎮黨政聯席會議研究,決定于今冬明春在該鎮范圍內開展大造林大綠化工作。
一、統一思想,提高認識
全市創建國家森林城市暨大造林大綠化工作動員電視電話會議后,該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于次日召開了機關全體同志、鎮直負責人、各村支書參加的該鎮大造林大綠化工作會議,會議要求各級各部門要認真學習市委、市政府關于創建國家森林城市,開展大造林大綠化的會議精神,準確把握該鎮林業的新形勢新任務,切實增強提升綠化標準,加快林業發展責任感、使命感、緊迫感,拉高標竿,高標準地完成好該鎮的大造林大綠化工作任務。
二、科學規劃,明確任務
(一)對S240線進行綠化升級,打造大綠化精品線路
1、境內S240線沿線所有集鎮、村莊建房戶門前,按雙邊單行、株距4米,規劃栽植雪松,每兩株之間點綴栽植一株紅葉李,全長6620米,需栽植雪松3310棵,紅葉李3310棵。
2、S240線公路兩側各規劃20米寬林帶,按株、行距均為1米栽植紅葉石楠,不含村莊全長7570米,需栽植紅葉石楠151400棵。
(二)對黨坡美麗鄉村進行大造林,打造大綠化精品點
在黨坡村美麗鄉村村莊周圍進行大造林,種植圍村林,按株、行距1米規劃栽植紅葉石楠,全長800米、寬20米,栽植紅葉石楠16000棵,形成圍村林,同時將村莊周邊200米內所有土地全部流轉出來,發展成苗木花卉基地。至目前已流轉土地300畝。
(三)在該鎮2萬畝農綜示范區,4.3萬畝新增千億斤糧食項目區開展大造林,打造高標準農田林網示范區
在這6.3萬畝示范方項目區內打造三縱六橫(三條南北主路,六條東西主路),北接社旗,南接城郊,西接桐河,東至S240線的一大三小循環路線,該9條主線路全長2.94公里,按雙邊單行、株距3米栽植米徑6cm法桐19600株,其它次要道路全長98.1公里,按雙邊單行、株距2米規劃栽植米徑4cm冬青98100株。
要求全鎮各部門、各村委認真對照規劃細化本部門、本村委造林計劃,盡快付諸行動。同時要求S240線沿線9個村委和項目區內14個村委,搞好寬林帶占地土地流轉工作和項目建設配合工作,必須于10月31日前將土地流轉手續辦完,澆線定界,11月1日開始挖穴栽植。對S240線沿線集鎮村莊提請搞好雪松栽植規劃,劃出栽植穴線,及早通知沿線商戶、住戶,并做好思想工作。
三、完善機制,明確責任
所有栽植樹木一律進行承包,不造無主林,不栽無主樹。沿線寬林帶內所栽樹木,采取大戶承包為主,農戶自行管理為輔的承包模式,動員該鎮33家花卉苗圃業主對寬林帶進行承包,并鼓勵他們在S240線承包土地,發展花卉苗木,個別不愿流轉土地的農戶,將樹木承包給農戶,鼓勵其種植花卉苗木,計劃利用三年時間,力爭在S240沿線發展苗木基地5000畝。
項目區內沿線林網與機井捆綁發包,象征性收取一定押金,結合小型農田水利設施管護辦法,簽訂機井、林網管護協議,對承包戶每年給予一定獎補。
沿線、集鎮及過村莊內所種雪松和紅葉李,統一栽植后發包給有承包積極性的商戶,并明確鎮城管大隊無償協助其進行管護。
四、健全機制,確保成效
制訂一套量化的、科學的考評辦法,健全一套行之有效的管護機制。在完善上述承包機制的基礎上,鎮財政每年拿出20萬元獎金,對管護林木成效顯著的單位、承包大戶進行獎勵,激發該鎮各單位和全體群眾愛種樹、愛管樹和護樹的熱情,促進該鎮大造林大綠化工作提標準,上檔次。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