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網南陽訊(記者 周永生 通訊員 周彥波)10月16日,記者在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淅川縣了解到一組數字:全縣共有建檔立卡貧困人口20222戶、68312人,占全市貧困總人口六分之一,是南陽市貧困人口最多的縣。
面對艱巨的任務,該縣把易地扶貧搬遷作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關鍵舉措,率先啟動、規范推進。在確定易地搬遷貧困戶時,采取政府主導、農戶自愿、村民代表大會評議、支部村委研究、村內公示、鄉鎮審核及公示、縣級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審批等步驟,確定全縣“十三五”時期易地扶貧搬遷建檔立卡貧困人口6373戶、25255人,今年全縣易地扶貧搬遷6100人,占全市總任務的40%。
淅川縣在安置點建設上,堅守“一條紅線”,即建設過程中貧困戶的住房面積不突破人均25平方米。同時,借鑒庫區移民異地搬遷安置點建設經驗,對易地扶貧搬遷建房的33個環節進行規范,確保工程建設規范、質量可靠。
按照“產業前置、就業優先”的原則,淅川縣堅持以產定搬、以搬促脫、產搬同步、穩定致富,全力謀劃產業項目布局,扎實開展各項技術培訓,滿足搬遷后群眾就業、創業和發展需求,在每個村鎮安置點都配套有產業園。滔河鄉集鎮安置點依托綠地公司建立食用菌產業孵化園,采取“公司+農戶”的模式進行香菇種植,實現了集鎮易地扶貧安置區310戶貧困戶脫貧增收。
對于搬遷進城貧困群眾就業創業,淅川縣實行“四優先一優惠一扶持”:“四優先”即對搬遷進城的適齡勞動力,優先組織勞務技能培訓和勞務輸出、優先安置城市公益性崗位、優先安置在縣內有用工需求企業就業、優先給予小額創業貸款支持。“一優惠”即對縣內企業接受搬遷安置對象就業的,依據政策予以稅費優惠。“一扶持”即扶持龍頭企業或專業合作社發展,拉動搬遷群眾參與經營及務工增加收入。淅減公司立足企業生產規模逐漸擴大,企業用工需求量多的優勢,安置解決易地搬遷進城人員300余人。全縣已通過30多家企業解決了1000多名貧困群眾的就業問題。
為解決貧困戶后顧之憂,淅川縣切實保障搬遷安置群眾權益,實行“三不變、一自愿”政策。目前,縣城兩個點安置住房建設目前已達到入住條件,正制訂分房方案,12月底前829戶、3500人可搬遷入住;鄉鎮5個集中安置點計劃安置571戶、2600人,正加快施工進度,春節前可達到入住條件。
映象網·在河南·看世界·用微信掃一掃關注“映象網南陽頻道”公眾號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