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網南陽訊(記者 周永生 通訊員 李崇)“當下,我們56個民族融合發展,加上西方的多元文化進駐,形成的這種文化混合體,是歷史賦予我們華夏民族又一次難得的文化發展機遇。”4月20日,社旗縣2016年“中原大講堂 賒店講壇”座無虛席,著名作家二月河從歷史和文學的角度為全縣黨員干部作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報告,精彩的演講深深吸引了在場的每一個人。
報告會上,二月河先生盡顯大師風采,從不同層面,講述了當前中國文化發展面臨的機遇和挑戰等話題。整個報告博古論今,引經據典,深入淺出,通俗易懂,既有厚重的歷史文化內涵,更有不乏現實的借鑒和啟發。談笑間一件件歷史大事清晰明了,一個個文學形象栩栩如生,其廣博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對紛繁復雜歷史事件的駕馭能力讓所有人為之折服。
“但凡是對國家統一、民族團結做出貢獻的,但凡在發展當時生產力、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和關注民生上做出過了貢獻的,但凡在自然科學、或在技術發明創新上做出過貢獻的歷史人物,在我的作品中都將光明正大地予以褒獎。”在談及《康熙大帝》這部作品時,二月河通過對康熙皇帝個人成就及性格品質的深入剖析,表達了其創作歷史人物的基本原則。
回顧自己數十載文學創作的心路歷程與其豐富的人生感悟,二月河說創作歷史類小說的根本原則是要追求歷史的真實,同時要融入具有朦朧美感的藝術塑造。4月,是全國第25個稅收宣傳月,二月河還結合“聚焦營改增試點,助力供給側改革”,從歷史和文化的角度對稅法文化進行精辟獨到的論述。
“這樣的報告簡直太過癮了,希望他今后多來社旗走走看看,這樣的精神盛宴我們非常期待。”報告不時贏得陣陣掌聲,感染著每位聽眾。
“二月河老師的報告把歷史和當今的文化發展作為一條主線,讓我們回顧歷史、立足當下、展望未來,增加我縣文化旅游產業建設的現實緊迫感。”縣文物旅游局局長孔偉說。
二月河原名凌解放,因創作長篇系列歷史小說《康熙大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名噪文壇,被譽為“文壇怪杰”,享譽海內外。他不僅是南陽的形象大使和文化名片,也是賒店古鎮形象大使,對社旗有著深厚的感情,時刻關注著社旗發展。2015年,二月河向賒店古鎮博物館捐贈6萬元人民幣,用于文物征集工作,并欣然題詞“我為賒店古鎮代言”,不遺余力的關注支持社旗的文化旅游工作,經常就社旗文化旅游發展進行調研撰文立說,為賒店古鎮的宣傳推介拔高了檔次。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