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網南陽訊(記者 周永生 通訊員 楊振輝)4月6日,記者從南陽市淅川縣南水北調中線工程辦公室傳來消息,截至3月底,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累計向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四省市分水達30.74億立方米,其中,河南省受水量最大,為12.44億立方米,京津冀三地分別為10.99億、5.17億和2.14億立方米,惠及沿線人口達4000余萬。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自2014年12月12日通水以來,調水效益初顯。工程通水一年多來,不僅使京津兩市告別單一水源的供水局面,有效提升了沿線受益城市供水安全系數,還使居民用水水質明顯改善,地下水環境和城市河湖生態顯著優化,社會、經濟、生態效益逐步顯現。
為保護一庫清水永續北送,地處核心水源區的淅川縣先后實施了長治工程、丹江口庫區及上游水土保持重點防治工程等水保項目,累計關停并轉小冶金、小化工企業350家;造林涵養水土,環丹江口水庫沿岸600公里的水岸線上,栽滿了蘆葦、竹柳等凈水植物,構筑起完整的生態隔離帶,森林覆蓋率由5年前的32.8%提高到現在的45.3%。造林合格面積連續8年位居河南省第一位,水源地生態環境明顯改善。淅川縣環保局最新監測顯示,丹江口水庫水質持續穩定在二類標準,且一直處于優質飲用水狀態。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