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網南陽訊(記者 孫喜增 房松玉 通訊員 董桂松)在理論宣講進基層活動中,社旗縣針對宣講團宣講不積極、宣講單位不主動的問題,采用“績效制”使用經費、“績效制”評定先進的管理方式,有效推動了宣講活動的廣泛深入開展。
“績效制”使用經費。由縣財政專門劃撥專用宣講經費,采用“講前申報、講中督查、講后報告”的方式,宣講前由宣講單位與宣講團自行達成協報宣傳部備案,宣講中由宣傳部到宣講地點督查,宣講后向宣傳部報送由宣講單位和宣講團簽字蓋章的宣講報告。根據申報、督查、報告的實際情況按場次確定宣講團的活動經費。
“績效制”評定先進。根據宣講單位支部數劃定宣講場次,建立宣講臺帳,宣講一場減去一次,年終按照剩余場次與單位規劃場次的比例的低高進行排隊,將排隊情況通報全縣,同時,確定先進單位名單。
通過“績效制”管理模式,不但提高了宣講隊伍的工作熱情,而且提高了宣講單位的主動性,從而有力地提高了宣講活動的覆蓋面,推動了宣講活動的宣講效果,有效地激活了基層理論宣講。當前,在“百姓宣講直通車”理論宣講進基層巡演活動中,組建的5個宣講團已主動到單位宣講46場次,受單位邀請宣講45場次,在“萬所基層黨校 萬場理論宣講”活動中,縣委宣講教師全受單位邀請作示范宣講121場次,主動到單位宣講49場次,實現了很好的宣講效果。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