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氣美觀的文化廣場
寬闊美觀的鄉村道路
整潔的魚池村小游園
自來水入戶率100%
映象網南陽訊(記者燕天舉 杜明 通訊員 吳寧 )一條條寬闊的馬路,干凈整潔,農閑的村民圍坐在村頭馬路邊的太陽下曬著太陽嘮家常,坐不住的村民在文化廣場的健身器材和籃球場忙乎著,與此同時,鄉間小道上保潔員清掃著馬路,蔬菜大棚里、工廠車間里里一片忙碌,這一幕幕畫面演奏著農民冬日幸福生活的韻律。
12月30日上午,記者一走進臥龍區王村鄉魚池村,就被眼前的景象深深吸引著,一座座農家小洋樓錯落有致,路面硬化的村道寬敞而平整,村文化廣場大氣美觀, 村東頭南陽市光電產業聚集區與此遙相呼應,好一幅安居樂業的鄉村景觀圖! 浴池村是臥龍區王村鄉2015年改善人居環境傾心打造的試點村,是該鄉改善人居環境的一個縮影。
夯實基礎精心打造示范村
魚池村是王村鄉2015年改善人居環境傾心打造的試點村。該村地處龍升工業園區腹地,經濟發展相對較快,基礎設施較為完善,鄉風文明民風淳樸。今年以來村鄉兩級政府投入200余萬元,修建了全場近兩千米的兩條進村精品路并完善了道路配套設施,實現了進村入戶通水泥路、通油路、通自來水。粉刷、美化墻體、彩繪文化墻4000平方米、新建小游園一處,為村民休閑娛樂健身提供了理想場所。
“三無一規范”,推進農村環境治理
在高標準打造魚池示范村的同時,王村鄉通過開展“三無一規范”活動(即:無垃圾、無污水橫流、無亂推亂放,做到日常生活用品、農機具擺放規范),對納入改善人居環境范圍的王安路、王閆路沿線王莊、王村等行政村也進行了全面的綜合整治,先后清運巷道垃圾42車,集中清運垃圾50余噸,凈化了村內環境面貌。他們還推行了垃圾箱進村工程,實現村內垃圾集中收集率達到100%,生活污水收集處理達到70%以上,全面提升了人居生活環境質量和檔次。
建立保潔機制,衛生管理實現常態化
針對轄區人居環境改善工作實際,王村鄉成立了48人組成的集鎮、鄉村兩支保潔隊伍,主要負責312國道沿線和王安路、王閆路沿線衛生保潔,鄉政府每年投資60余萬元,用于保障保潔人員工資、福利待遇,并為每位保潔員購買600元人身意外傷害保險,購置了勞動生產工具,并統一了服裝,制定了考核評比獎懲制度。保潔人員每天按照工作職責按時上路清掃、清運垃圾,日產日清,做到全覆蓋、無遺漏,全天候保潔,全鄉環境衛生保潔工作實現制度化、規范化、常態化。
目前,該鄉80%的行政村已初步完成人居環境改善工作。村內大宗垃圾得到清理,污水走暗道排放,柴草堆放整齊,農戶日常生活設施擺放有序規范,進村入戶達到了“一眼凈"目標,實現了農村人居生活環境清、凈、幽、美。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