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網南陽訊(記者 孫喜增 房松玉 通訊員 封德 楊穎)“鸛鳥有‘環保鳥’的美譽,它們擇境而生,生態環境好了,就都飛過來了,鸛鳥多了,說明咱們老鸛河的生態保護是卓有成效的。”家住西峽縣城的靳義學是一名攝影愛好者,每天都會到河邊拍攝鸛鳥。據他介紹,近年來,老鸛河上的鸛鳥明顯多了,也讓西峽縣城充滿了生機與活力。
按照“生態宜居城、新型工業城、優秀旅游城”的定位,西峽在全國率先完成了《綠色城鎮體系規劃》,立足大框架、整區域、全功能,本著城區規劃、產業規劃、土地規劃、環境規劃“四規合一”的發展理念,著力打造“兩區四廊”,即縣城產業集聚區、中心商務區,丹回工業長廊、沿312國道百公里獼猴桃長廊、沿鸛河百公里香菇長廊、沿311國道旅游長廊;形成“一心兩翼三門戶”(以縣城為中心,以丹水、雙龍兩個重點鎮為兩翼,以西坪、桑坪、太平鎮三個沿邊鎮為門戶)的“大城鎮”格局。
迎賓大道、世紀大道、鸛河大道、白羽公園、彩虹橋……一大批城市建設重點工程亮點矚目;26個城區游園、70個園林式單位、38.65%的縣城綠地率、100%的道路綠化普及率,彰顯著城市建設的生態理念。目前,全縣已成功創建國家級生態鎮3個、省級生態鎮13個、省級生態村43個、市級生態村250個,先后獲得國家級生態示范區、全國可持續發展生態示范縣、全國生態建設突出貢獻集體等一批國家級榮譽。
全國文明城市提名獎、國家衛生縣城、國家園林縣城、全國文明小城鎮建設示范點、全省創建文明城鎮先進縣、全省小城鎮建設先進縣……昭示著西峽城市建設的美麗“蝶變”。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