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輿郎妻一弗為亡夫造像記碑》 (景區供圖)
520、521,大批年輕人出動,選擇在這兩天扎堆兒表白,不過,與現代人相比,龍門石窟景區里跨越了1500余年的“最長情表白”,在浪漫指數上可是一點兒不遜色呢!
昨日,龍門石窟景區官方微信發出一組景區內與愛情有關的石窟造像題記。景區工作人員介紹,龍門石窟造像題記是善男信女造像的發愿文,其內容主要是記述施主姓氏、造像目的、造像題材、起訖年代等。這組與愛情有關的造像題記,記錄了古代夫妻之間紀念、祈福的故事,也見證了古人的浪漫情懷。
《步輿郎妻一弗為亡夫造像記碑》
“太和廿(二十)年,步輿郎張元祖不幸喪亡,妻一弗為造像一區(軀),愿令亡夫直生(升)佛國。”
景區工作人員介紹,步輿郎是古時管理皇帝乘坐轎子的微官,步輿郎張元祖不幸身亡,其妻一弗因思夫心切,特為他造像祈福,希望他免去地獄輪回之苦,直升慈愛無欺的佛國境界。
這組石刻位于龍門西山石窟的古陽洞洞壁上,開鑿于北魏孝文帝太和二十年(公元496年)。古陽洞位于奉先寺南側,是龍門石窟開鑿最早、內容豐富而規模宏大的一座石窟。在魏碑精品龍門二十品中,古陽洞獨占十九品,《步輿郎妻一弗為亡夫造像記碑》為其中第三品。根據開鑿時間推算,這個妻子對亡夫的祈愿,已跨越了1500多年。
《總章元年王合為妻患得差》
除了妻子對丈夫的思念,丈夫對妻子的心意也十分重要。《總章元年王合為妻患得差》這則造像題記,記錄的便是一個丈夫對妻子的關愛。
《總章元年王合為妻患得差》是唐高宗總章元年(公元668年)開鑿的小佛龕中的題記。這座小佛龕面積不大,類似的佛龕常因百姓祈愿而開鑿。題記講述了唐代百姓王合的妻子久病不愈,丈夫四處求醫無果,十分憂心,于是希望通過造像積功德,祈求佛祖保佑其妻能夠早日痊愈。
《儀鳳三年齊州山荏縣劉寶楂妻范為身娠》
在另一個唐代佛龕里,刻著《儀鳳三年齊州山荏縣劉寶楂妻范為身娠》,講述的是唐高宗儀鳳三年(公元678年),齊州山荏縣百姓劉寶楂的妻子懷孕,對妻子恩愛有加的劉寶楂心疼妻子,又渴望孩子平安,便在龍門山上開龕造像,為妻子祈福。
據介紹,龍門石窟的造像題記是全國石窟中數量最多的,有2800余品。開鑿年代上至北魏太和年間,下至清代康熙年間,前后延續了千余年。這些造像題記的內容也十分豐富,記錄了古代百姓生活、宗教信仰、醫藥、藝術等多方面的內容。感興趣的市民,不妨到景區細細尋找、品味古人的浪漫情懷吧!(洛陽晚報記者 王妍 通訊員 史麗華 姜藝莎)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