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網洛陽訊(記者 徐孟國 韓思藝 通訊員 葛高遠)做生意講究商機和“眼疾手快”。這不,今年伊川縣彭婆鎮智溝村的便民路剛剛動工,有“眼光”的曹溝村民郭少乾跑到智溝辦了兩個養雞大棚,與洛陽立華養殖公司合作,引進肉雞3萬余只。智溝村的伊川縣智力農業專業合作社也不甘“落后”,在智溝村規劃了400畝集采摘、觀光、休閑的種植基地。
“農耕化肥運不進,山里柿子運不出”是伊川縣不通公路自然村的真實寫照。
去年,伊川縣把解決群眾出行難作為踐行群眾路線的一個入口,鮮明地提出了“打通最后一公里,奉獻服務在路上” 的主題,出臺了《伊川縣便民通行工程實施方案》。決定利用3年時間,改建、新建行政村到自然村道路600公里,到2016年底實現行政村與50戶以上自然村之間道路水泥硬化率達到100%,解決自然村群眾出行難問題。縣財政通過以獎代補形式每公里補助10萬元,剩余部分由鄉村自籌。
伊川縣有10個社區、359個行政村、706個自然村。去年在城關鎮、鴉嶺鄉、平等鄉、高山鎮、鳴皋鎮5個鄉鎮率先實施便民通工程,當年完成171個項目,總計201.82公里。
今年,伊川縣將在彭婆鎮、江左鎮、呂店鎮、半坡鎮、白沙鎮實施便民通行工程127 項,188.43公里。彭婆鎮副鎮長李巖告訴我們,他們鎮今年要修路55.2公里,鎮里已經確定每公里補貼5萬元,支持便民通行工程。
通過便民工程的實施,群眾的出行難問題解決后,思想也一通百通,干事創業的激情和熱情也更高了。看著油光珵亮的便民路,放心地規劃著家庭的希望和夢想。
伊川縣城關鎮馬營村有被譽為洛陽八大景之一的“平泉朝游”,具有發展旅游業的的先天優勢。去年10月份便民路修成后,形成了投資“洼地”,沈陽婭豪滑雪服務有限公司與馬營村合作興建伊龍滑雪場,一期工程投資1600萬元,占地33畝,去年底開業,如今已成為城鄉居民休閑旅游的好去處。
鴉嶺鄉葉溝村便民路剛剛通車,洛陽富臨牧業有限公司7個養羊大棚已經建起,每年可出欄5000只。圍繞北窯溝村便民路兩側的2000畝花椒已經種上。
這項被群眾們交口稱贊的“便民通行工程”,去年工程已經完工,沿線群眾正在享受路通的好處。今年的項目也正在實施,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即將凸顯。乘著便民通行工程的東風,明年四個鄉鎮工程也是水到渠成。
昨日,在伊川縣彭婆鎮智溝村到楊溝村4.2公里已平整好的路基上,隨著一陣開工的鞭炮聲響過,一臺大型挖掘機開始了開挖邊溝的作業。71歲的村民智現德高興的“一蹦三尺高”:“這回路修通了,不僅俺們出行更方便了,就是種點果木,也不怕路不好爛到地里了。”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