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腿部有缺陷的許淑玲收玉米桿,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你看著,我們倆馬上就干完了”
玉米收完了,可以回家了
預報要下雨,楊賀民他們及時抽時間幫助許淑玲將晾曬的玉米收存好,萬一玉米淋雨,對許淑玲來說可是天大的事。
映象網洛陽訊 在古都洛陽千年古剎“白馬寺”一帶,提到警務工作站民警楊賀民,群眾都會豎大拇指。有人說他是個熱心腸,愛嘮叨,愛管閑事,愛走村串門,在方圓26平方公里范圍的情況,沒有他不知道的,群眾親切地稱他為“哥們”、自己人,有事都愿意跟他說。他是警務工作站11人團隊普通一員,他們沒有做過驚天動地的大事,組織上確給他不少榮譽,多次榮立集體一等功、二等功,被公安部授予“全國一級派出所”、“全國公安系統文明服務窗口示范單位”等。這樣的榮譽他們是怎樣取得的?又有怎樣的閃光點?
他讓我在絕望時感到溫暖
“賀民,今天有空沒,有空幫我把玉米桿收了。”許淑玲找楊賀民他們幫忙一點不見外,因他們幫忙早已是習慣性的事情。
今年51歲的許淑玲行動不便,丈夫服刑她獨自一人帶著一雙兒女支撐一個家,困難可想而知。楊賀民走訪中了解這一情況后,首先協調相關部門幫她辦理了低保,又與村委協調為她資助蓋了新房,還經常送些米、面、油等貼補生活,農忙時幫她割麥子、收玉米、種莊稼,直到最近許淑玲拄著雙拐到派出所送感謝信,大家才知道楊賀民已默默幫助這個特殊家庭有八個年頭了。
“是他讓我在最絕望的時候感到了社會的溫暖,是他給了我堅持活下去的信心和勇氣!”提到楊賀民,許淑玲激動地說,賀民心很細,為聯系方便給我買了手機,電話里聽到我感冒就把藥送來,我行動不便他聯系廠家送我一輛電動三輪車,我病臥不起他給我送吃的、扶我上廁所,我經常對孩子們說,要學會感恩,要把楊叔叔的愛心傳下去。
獨創“三三制”工作模式
“看到群眾對咱的信任和期盼,咱辛苦點值”。楊賀民說,轄區面積大、事情多,工作加班加點早已習慣了。
今年38歲的楊賀民,參加公安工作13年來一直負責社區警務工作。他負責的轄區,不僅有近萬人的常駐人口,還有千年古剎白馬寺等一級重點保護單位和各類企業20余家、商戶200余個。為有效管控轄區,他科學劃分工作時段,獨創了巡防、了解社情民意、警務信息錄入各用1/3時間的“三三制”工作模式。日常的宣傳防范、矛盾化解、景區周邊環境整治、督建村級常態化巡防等,通過一件件的小事、實事,不斷積累夯實轄區安防根基,打造了“發案少,秩序好,群眾滿意”的洛陽市十佳社區警務室。
哪里需要 警察就該在哪里
“咱是警察,哪里需要咱就該出現在哪里!”楊賀民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上班途中,公交車上發現兩男青年割包行竊,他挺身而出,將小偷當場拿下;暴雨過后,他跳入齊腰深的涵洞積水中救出被困群眾;電話里,70多歲的王大娘著急辦老年乘車證,他急返身從近20公里的市區回單位,把證明送到老人手中;接到外地老人想找遺散幾十年女兒的求助信,他多方查找、核對幫他們父女團圓;圍追堵截暴力劫持出租車犯罪,他同戰友們快速出擊,僅用10余分鐘成功處置;抓到“小毛賊”深挖細查,打掉盜、銷一條龍的6人犯罪團伙等等。
沒有華麗的豪言壯語,只有默默的行動和堅守。這就是楊賀民,這就是安樂派出所白馬寺警務工作站先進團隊的代表。
(通訊員 陸明放 鄭豆豆)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