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通許縣中醫院存“掛床”現象 疑為套取醫保資金
映象網開封訊(記者崔學慶 文/圖)近日,映象網記者接到部分通許群眾舉報稱,通許縣中醫院一些患者“掛床住院”,疑套取新農合及醫保資金。接到舉報后,映象網記者于12月15日至19日數天對通許縣中醫院進行了跟蹤調查。
患者:打完針就走了從沒住過院
暗訪期間,每天清晨6時30分到7時,晚上22時到凌晨,映象網記者通過走訪該院的康復科(內八科)住院部,發現共有4名患者存在“掛床住院”行為。
15日23時,在通許縣中醫院內八科住院部8號病房內,一位年過六旬的老人陪伴在癱瘓在床的丈夫身邊。據老人告訴,這個病房內原本有3位患者登記住院,除了自己老伴,其他兩人只是每天來打打針,打針后就走了,從沒住過院。
每天到醫院打針的馬某某
因消化系統疾病入住8號病房,23號病床的73歲馬某某每天早上八點由兒子開車送到醫院打針,打針后,又隨著兒子一起離開。18日,記者再次與馬某某相遇,這一天,馬某某在醫院住了一天。同樣住在8號病房、因糖尿病于12月9日入住在24號病床的王某某,則從未在醫院里住院治療。
“俺12月8日住院,住院時已經跟醫院打過招呼,不用住院,每天只需到醫院打針就行。”因糖尿病入住內八科10號病房、30號病床的71歲趙某某于19日上午9時對映象網記者如是說。
同樣,12月9日,因患支氣管炎入住11號病房32號病床的47歲的徐女士也是同樣情況。“直到12月18號出院,她從沒在醫院住過”,和徐女士同一病房的女病友告訴記者。
通許縣中醫院康復科護士站的患者住院一覽表
知情人:患者可套醫保資金 醫院能從中“創收”
映象網記者從該院康復科護士站登記的患者住院卡上,均能找到這4位患者的住院信息。
支氣管炎、糖尿病這些完全可以在家調養的疾病,通許縣中醫院卻給參加醫保的患者辦理了住院手續,而且一住就是十多天。像這樣辦理了住院手續,但實際上并沒有在醫院住院治療的現象有個專業名詞——“掛床住院”俗稱“假住院”。
據一位知情人士說,患者參加醫保后,住院可報銷大部分費用,醫院只需為“掛床住院”的患者出具病歷單,患者無需住在醫院內,用這樣的方式套取國家醫保資金,不僅患者得到實惠,醫院也可以從中“創收”,對醫患雙方來說,可謂是雙贏。
目前,“掛床住院”現象在全國普遍存在。從今年年初就有像《吉大口腔等長春市24家醫療機構掛床住院被查》、《“掛床住院”成衛生院的“創收”途徑》、《山西夏縣:三家中心衛生院“掛床住院”超半數》等報道對此類問題進行曝光,在社會引起強烈反響,各地有關部門也加大了對“掛床住院”問題的整治力度。
為何在不斷加大整治力度的同時,在河南通許縣依然有此種大量違規現象存在,則引人產生無盡遐想。
5年前通許縣就被曝光“掛床”現象普遍
映象網記者通過查詢了解到,自2011年7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八十七條明確規定,社會保險經辦機構以及醫療機構、藥品經營單位等社會保險服務機構以欺詐、偽造證明材料或者其他手段騙取社會保險基金支出的,由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責令退回騙取的社會保險金,處騙取金額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屬于社會保險服務機構的,解除服務協議;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有執業資格的,依法吊銷其執業資格。
同時,其它很多地方也出臺很多辦法打擊“掛床住院”泛濫的問題。如,在2104年河南召縣衛生局就層根據縣法院的建議出臺《掛床治療認定標準及處理辦法》加強管理,取得不錯的效果。
其實,早在2010年《東方今報》就曾報道通許縣部分衛生院普遍存在“掛床住院”以及套現醫保資金的現象。至今,通許縣的“掛床”現象為何依舊存在?本網還將繼續跟蹤報道。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