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障清理
表箱安裝
井井通工程施工
客戶大走訪活動
編者按:
歲末年初,為全面展示鄧州市經濟發展的新舉措、新亮點、新成就,為全市“決戰四季度攻堅保全年”工作打好輿論基礎。同時,為增強新聞工作者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鄧州市委宣傳部決定自2016年11月8日至12月底,開展“鄧州市新聞媒體走基層活動”。
為了配合本次活動,映象網鄧州推出系列報道。第四篇:《鄧州:電力人的春華秋實》
映象網鄧州訊(記者 燕天舉 通訊員 單興權)歲月如梭。50年,在滾滾的歷史長河中,可謂彈指一揮間,而這50年,對于鄧州供電公司來說,卻是風雨兼程,逢山開路,過河架橋,春華秋實的50年。
1966年,“一條線”、“一座站”、“一臺變”的吳集變電站,就是剛剛組建的鄧州供電公司主網架的全部架構。
50年來,不論嚴寒酷暑,不管是在輸電線路的施工工地,還是在城鄉間、村戶中,總有那么一群群電力人,處處時時,來來往往,穿梭于電網中、設備間。
他們無論男女,總是不顧餐風露宿,風來雨去,目標只有一個:打造鄧電精神,服務鄧州社會經濟發展,創建一流的、穩定的現代化鄧州電網。
眼下,在鄧州廣袤的大地上,巍巍鐵塔,閃閃銀線,見證了鄧州電力“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的”豪情壯舉。
現在,無論夏冬的迎峰用電,電扇不轉、電棒不亮、無故停電的低壓現象幾乎消失殆盡。這是電力人著力解決電網“最后一公里”難題,消除低電壓現象,滿足鄧州經濟跨越式發展的電力需求而努力和拼搏的碩果。
春華秋實。鄧州電力人50年的拼搏,收獲到全省“小康社會電氣化示范縣”、“機井通電示范縣”和“配網自動化示范縣”等諸多榮譽和桂冠。這一切,均已印證了鄧州電網將進入一個快速發展的時期。
這是11月17日,記者隨鄧州市媒體走基層采訪團在鄧州供電公司采訪時的切身感受。
天上掉不了餡餅。無疑,在每一組數字背后,都演繹著一個動人的故事;在每一個獎杯和榮譽的背后,都演繹著鄧州電力人的付出和汗水。
近年來,鄧州經濟的快速發展,不僅帶來用電的高負荷增長,而且對供電質量和可靠性的要求也大大提升了。
對此,鄧州市供電公司黨委書記王玉學解釋說:“目前,我們已經擁有了7座110千伏的變電站、18座35千伏變電站。為了建成一個堅強智能電網,為鄧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保駕護航, 在‘十三五’期間,我們計劃投入24億元,新建110千伏變電站5座,35千伏變電站4座,使變電總容量達到1156兆伏安,用戶配變電容量達到2.5千伏安。”
“僅有現代化電網設施,是遠遠不夠的,更需要優質的服務。”鄧州市供電公司營銷部副主任秦恒宇說,“鄧州電力人始終踐行著‘你用電,我用心’的服務承諾,確立了 ‘人人是經理,處處營業廳,個個活雷鋒’的終極服務目標,建立了五級供電服務網格,實現了供電服務網格化管理。”
對此,一線走訪的電力職工徐黔深有體會地說:“我們每天要走訪30余個客戶,盡管累點苦點,卻實現了供用關系順暢、融洽、和諧。
據了解,在鄧州供電公司,每天有一百多電力員工,活躍在走訪一線。確保了全市53萬客戶全覆蓋、無遺漏、無盲區。
不僅如此,鄧州供電公司開通了總經理信箱和總經理熱線,凡鄧州轄區的三個一切“一切用電問題、一切員工言行、一切涉電事件”均可直通直達總經理,體現了客戶用電無小事。
同時,建立互聯網+供電服務平臺,用 “兩度升一度”,讓信息多跑路、客戶少跑腿,通過掌上電力營業廳,實現了客戶足不出戶,隨時隨地滿足用電需求。這是鄧州供電公司與時俱進、創新服務的新舉措。
說起良好的服務,工業園區的科騰生物經理說:“電力部門的大力支持,排查隱患,引導企業進行節能增效改造,為我們企業解除了后顧之憂,現在生產更加穩定了,發展后勁也更足了!”
無獨有偶,鄧州湍河辦事處白莊村村民劉國興指著剛剛安裝的表箱和智能電表說:“戶表改造以后,我們用上了智能電表,消費更加透明了,還可以通過掌上電力APP和支付寶進行繳費,方便又實惠。”
......
采訪結束時,記者留意到,在鄧州供電公司大廳內的LED大屏幕上,總經理代鑫波對公司1043名干部職工的寄語:發揚鄧電精神,齊心協力,任勞任怨,開辟鄧州電力新天地、新發展、新跨越,繪就鄧州電力新輝煌!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