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一日不富 中國難以說強
——訪北京大學黨委副書記、著名經濟學家于鴻君
北京大學黨委副書記、著名經濟學家于鴻君
□本報記者龔硯慶
“建設中原經濟區,不僅關系到河南省和整個中原地區的發展,更是事關我們中華民族崛起的一個具有全局性重大戰略意義的問題。‘三農’問題解決不了,那就始終難以說中國強大。”
9月18日,作為“建設中原經濟區高層研討會”的主持人,北京大學黨委副書記、著名經濟學家于鴻君教授在會議結束后接受記者采訪時開口就這樣說。
“如果中原地區億萬老百姓、特別是廣大農民,真正能夠顯著地富起來的話,那將改變我們國家經濟增長的方式,由過分倚重外需轉到主要依靠內需來都將有重大的戰略意義。”他說,中原地區發展起來、富裕起來,也可以帶動周邊地區,同時可以使得我們國家在東、西、南、北四個方面的區域協調發展問題能夠處理得更好。
“可以這么講,沒有中原地區的崛起,沒有中原經濟區的又好又快發展,恐怕談中華民族的崛起也是非常片面的。”
于鴻君認為,在建設中原經濟區的過程中,堅持走不以犧牲農業和糧食生產為代價、“三化”協調科學發展的路子,一定要立足于提高農民的收入,優先解決他們的社會保障問題。如果這些問題解決了,他們將在我們國家的消費拉動經濟增長中發揮巨大的作用,同時通過他們調整支出結構,購置必要的生產工具,將會大大加快農村土地流轉、集約化發展的進程。
“中原經濟區和其他我們過去所構建的一些經濟區有很大的不同。中原經濟區在中國格局中的地位,大體上和中國在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很相似。”于鴻君說,建設中原經濟區不僅應當立足于推動中原地區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還應當努力破解中國改革與發展中的難題,如“三農”問題、城鄉協調問題、農民工流動與社會管理等,讓農民的生產效果與收入掛好鉤,有了穩定的預期,從而更有尊嚴、更受尊重,然后平等享受到教育、衛生等更多的發展成果,從而最終達到實現協調、科學、可持續發展的目的。
“建設中原經濟區,就是要在探索、解決我們國家改革發展中遇到的問題上走出一條新路子,這樣就更有意義。”②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