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占偉經常在田間地頭同老百姓零距離聊家常。
映象網快訊(記者 阮海峰 文/圖)“多虧了有老葛替我們貧困戶想主意、出點子,才有了俺們今天脫貧致富的好日子。”為打贏河南脫貧攻堅戰,自去年開始,省交通廳派出五位駐村的“第一書記”在脫貧道路上各顯神通。
5月9日下午,蘭考縣谷營鎮曹莊村一片繁忙的景象,村外許多村民在自家新建的養豬場、養鴨場忙碌著;村里建設房屋的材料堆滿了農家小院;村委會里,第一書記葛占偉正在跟村里人商量著試種蓮藕的事情。
今年是曹莊村最忙碌的一年,也是最關鍵的一年,曹莊村要在2016年完成脫貧任務。
帶著感情下鄉扶貧 從修路開始
蘭考縣谷營鎮曹莊村,這個位于蘭考縣城東北邊的村子,由于人多地少交通不便,是蘭考縣有名的貧困村。村民常常這樣描述這里的生活:“天晴一身土,下雨一身泥。村里的道路坑坑洼洼、雨水聚集、泥濘不堪,下雨天人們根本出不去。”
不過,這是一年前的情形了。現在走進村子,從村里到鄉政府新修通了道路以及安裝了嶄新的路燈。
巨變的關鍵是河南省交通廳公路管理局下派的“第一書記”葛占偉。2015年8月,46歲的葛占偉懷激情來到這里,首先遭遇的是一盆兜頭冷水。
“通過與村干部的深入交流和溝通,了解到村“兩委”,共有25名黨員,60歲以上16名,老齡化嚴重、班子戰斗力不強、工作積極性不高等問題,既是貧困村,又是軟弱渙散村。”葛占偉說。
此外,該村基礎設施嚴重滯后一度讓葛占偉很是“頭疼”。針對村里路面較窄、機耕道通行不便等問題,他費盡心思籌措資金。
有了經費,村民盼望已久的基礎設施正一項項落地:修建“戶戶通”項目3000米13500平方;協調資金修建村內排水設施,徹底解決了村內污水到處流的問題;啟動村內街道亮化工程,目前已安裝90盞路燈照亮了曹莊村內大街小巷;修建了曹莊村通往鄉里全長2.6公里的農村公路。
同時,還開工建設了便民服務大廳、衛生室、老人活動室、閱覽室、文化活動廣場于一體的文化活動中心。
“老葛來了之后,村里真的變化太大了。不僅讓我們的錢包鼓了,村里村外的環境也好多了。”今年70多歲的村民曹大爺說,做夢都沒想到公路可以通到家門口,現在村里還修了文體活動廣場,我們就跟城里人一樣,健身也有了好去處。
帶著感情下鄉扶貧。葛占偉和村干部一起深入到田間地頭,走農戶、串百戶,通過入戶走訪,吃透了村情、摸透了民意,同時協調一些“小、簡、快”的項目,在短期內樹起一兩個樣板。他還四處托人找朋友,面對面、手把手教村民養豬養鴨、蓮藕種植等,慢慢的村民們開始相信葛占偉的話了。
“現在村里還有5戶13名貧困人員,只要還有一個人未脫貧,我都不會走。”葛占偉看著即將豐收的麥田說,今后若再回到這兒,想想這里的發展也有我的一份努力,就很滿足了。
葛占偉將廢舊坑塘變成蓮藕池塘,引進蓮藕種植產業,變廢為寶,促進產業精準脫貧。
“5村1縣”省廳派出五位“第一書記”深入基層
據了解,去年8月,全省1.2萬名黨員干部作為“第一書記”到村進行2至3年的幫扶。如果說精準扶貧是要到戶、到人,那么“第一書記”就是精準扶貧“滴灌”的管道。
半年來,5名駐村第一書記在建強基層組織上用心、發力,著力提升基層黨員素質、能力,加強村“兩委”班子建設,激發基層干事創業內生動力等方面取得了成績。
“5個幫扶村約23公里道路已列入2016年建設計劃,預計總投資1030萬元。”省交通廳人事教育處處長劉志偉介紹,另一方面各派駐單位按照“干部當代表、單位做后盾、領導負總責”的部門聯村要求,切實做好派駐干部的堅強后盾,幫助協調解決各類問題,積極協調申請其他省直部門項目資金,為駐村干部提供了全面支持。
據介紹,省交通廳里先后幫助后楊村李勇同志協調扶貧項目資金80萬元,用于村內基礎設施建設和村內環境改善,協調專項資金30萬元修繕改造了村委會辦公大樓和村委大院。聯網公司先后投入8萬元。
幫助馬白邱村劉江同志對村黨員活動室進行了改造升級,對村內坑塘進行了治理;積極爭取濮陽市、濮陽縣電業部門投資90余萬元,更新了村內各項電網設備。
幫助曹莊村葛占偉同志啟動了投資67萬元的群眾服務中心、文化廣場及投資48萬元的下水道項目,目前正在加緊施工;積極爭取106國道穿越谷營鎮升級改造項目,計劃投資700萬元,用于谷營鎮境內國道的整體提升工程。
還貸中心投入援建資金70萬元,幫助杜營村孟建黨同志啟動了3個水塘和1座提灌站建設,1100畝稻田由靠天吃飯變為旱澇保收。
交投集團投入專項資金42萬元,幫助王莊村劉劍君同志啟動了村民文化活動中心建設。
會說“百家話”其實并不難,關鍵要得系群眾情。百家話不是表面話,也不是客套話,因此黨員干部既要“身入”基層,更要“心入”群眾。
近日,經年度考評,確山縣公路局派駐確山縣瓦崗鎮葉老莊村第一書記朱海麗被瓦崗鎮黨委、政府評定為“優秀第一書記”。
“我叫焦建鵬,是咱汜水鎮新溝村‘省派第一書記’,現就本人2016年的駐村工作情況向大家匯報……”
吳樹蘭,河南省扶貧辦副巡視員。從52歲起便開始了她的扶貧之路,先后在新蔡縣孫召鎮的大吳莊村和確山縣竹溝鎮西王樓村任黨支部書記,帶領百姓走出了一條致富路。
為打贏河南脫貧攻堅戰,自去年開始,省交通廳派出五位駐村的“第一書記”在脫貧道路上各顯神通。
“第一書記”駐村要始終履行好基層黨組織建設的職責,充分發揮黨建指導員的作用,當好參謀和掌舵人的角色。
元宵佳節,扶溝縣包屯鎮朱村崗村委大院鑼鼓陣陣、笑聲連連,在省政協駐該村“第一書記”劉延志的組織下,村民們歡聚一堂,大家一起看舞蹈、猜燈謎、吃元宵,度過一個歡樂、祥和、喜慶的元宵節。
牢記“第一身份”,才能履好“第一職責”。作為一名黨員,無論擔任什么領導職務,都要自覺地把黨員身份放到官員身份前面。
農村的工作生活確實比較枯燥,每日直面群眾,繁雜瑣碎的小事頗多。如果第一書記只是把下派當成是提拔的“快車道”,腦海里充斥“鍍金”思想,動機不純就沒辦法完成應該完成的工作。
農村天地需要人才,“第一書記”要懷著為農民謀利的情、揣著為農村服務的心、帶著發展農業的勁,認真思索,找準位置,進入角色。
“第一書記”紛紛選擇駐村為群眾辦實事,但是“第一書記”要真正落實好,需做到勤開口、勤洗耳、勤碰頭、勤動手。
新年伊始,汝州市人民醫院院醫務科、護理部、神經內科等各科專家團隊一行28人組成的醫療團隊來到該市蟒川鎮木廠村進行大型義診活動。
鄭旭歌在汝州市人民醫院從一名普通的醫生升任科室主任、副院長到黨總支委員兼副院長,到兼職蟒川鎮木廠村駐村干部第一書記,每一次光鮮升職的背后,都飽含他為患者的默默付出、對事業的錚錚摯愛 、體現著他敢于擔當的領導魄力、務實創新的行為特質。
脫貧,作為未來4年多時間里,舉國上下最大的“民生工程”,已經到了攻堅拔寨的時刻。在去年全省脫貧攻堅第一次推進會議上,為脫貧制定的“五個辦法”、“五個方案”被省領導重點解讀,這讓全省奮戰扶貧一線的“戰士”感到興奮。原玉榮,新蔡縣交運局工作人員,2015年9月按照組織指派,來到新蔡縣李橋鎮獅子口村任第一書記。一年多的時間過去了,原玉榮幫村里修通了路,接上了自來水,引導貧困群眾種上了蔬菜。
主動申請奮戰在扶貧第一線,踏實熱忱地帶領村民脫貧致富的確山縣竹溝鎮西王樓村第一書記吳樹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