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啟用的新鄭機場T2航站樓氣勢恢宏。
規劃建議提出了“十三五”時期我省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要求,作出我省仍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的判斷,明確了我省“十三五”時期發展的指導思想和目標,提出要貫徹落實五大發展理念,為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描繪了新藍圖。
基本特征
我省既處于蓄勢崛起、跨越發展的關鍵時期,也處于爬坡過坎、攻堅轉型的緊要關口,要發揚滾石上山的精神拼上去,奮力開拓發展新境界
和平與發展仍然是時代主題,世界經濟在深度調整中曲折復蘇,但全球經濟貿易增長乏力,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增多。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發展方式正在加快轉變,新的增長動力正在孕育形成,經濟長期向好基本面沒有改變,仍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但戰略機遇期內涵發生深刻變化,諸多矛盾疊加、風險隱患增多,正處于轉折變革、分化重組的非常期。
外部環境和條件的變化為我省發展提供了重要契機。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我國大力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有利于我省發揮市場規模、人力資源、區位交通、發展載體、產業配套等優勢,持續承接產業轉移,加強引技引智,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創造歷史性機遇,催生智能制造、“互聯網+”、分享經濟等新科技、新經濟、新業態,蘊含著巨大商機,國家大力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有利于我省發揮后發優勢,搶占發展制高點;國家把中原地區培育成為帶動發展的新空間,制定實施促進中部地區崛起新十年規劃,有利于我省發揮三大國家規劃的戰略先導優勢,增強中原城市群的輻射帶動能力,提升在全國區域發展格局中的地位;國家推動供給與需求共同發力,更加注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力度,有利于我省釋放消費和投資潛能,創造新供給,加快動力轉換;國家加大對扶貧開發、城鄉發展一體化、生態建設的支持力度,有利于我省補齊短板,提升民生福祉,培育新的增長點;國家推進全面深化改革,有利于我省破除體制性機制性障礙,激發內生動力活力。
在經濟新常態下,我省經濟社會發展面臨諸多矛盾困難和風險挑戰。長期積累的結構性矛盾依然存在,創新驅動能力還不夠強,經濟發展傳統優勢減弱而新的支撐力量尚在形成之中,保持經濟較高速度增長難度加大;潛在風險逐步顯現,處置不當可能使好的發展態勢出現逆轉;城鎮化水平低仍是經濟社會發展諸多矛盾的癥結所在,統籌城鄉發展任務繁重;全面深化改革正處于攻堅階段,體制改革和創新難度較大;社會事業發展一些領域滯后,公共服務水平低,貧困人口基數大,資源約束趨緊,生態環境問題突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存在諸多短板;黨員干部作風有待改進,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水平有待提高。
謀劃我省“十三五”時期發展,必須準確把握經濟發展新常態帶來的趨勢性變化,應時合勢、更新理念,保持定力、抓住關鍵,深刻認識我省既處于蓄勢崛起、跨越發展的關鍵時期,也處于爬坡過坎、攻堅轉型的緊要關口,必須組織動員全省人民團結一致,克服困難、闖過關口,銳意改革、大膽創新,以新的發展理念引領發展,在轉方式、調結構、補短板、防風險上下功夫,發揚滾石上山的精神拼上去,奮力開拓發展新境界。
發展目標
確保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基本形成現代化建設框架格局,部分領域和區域率先實現現代化。
經濟保持較高速度增長
在提高發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續性的基礎上,全省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以上。
主要經濟指標年均增速高于全國平均水平,生產總值年均增速高于全國平均水平1個百分點以上,力爭經濟社會發展主要人均指標達到全國平均水平。
轉型升級和創新驅動取得重大進展
工業化信息化基本實現,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大幅提升,農業現代化全國領先。
結構性改革取得實質性進展,產業邁向中高端水平,先進制造業加快發展,新產業新業態不斷成長,服務業比重明顯上升,消費對經濟增長貢獻明顯加大,投資效率和企業效率明顯上升。
內陸開放高地基本建成。
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大幅提升。
進入人才強省和人力資源強省、創新型省份行列。
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普遍提高
就業比較充分。就業、教育、文化、社保、醫療、住房、養老等公共服務體系更加健全,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穩步提高。
教育現代化取得重要進展,勞動年齡人口受教育年限明顯增加。
收入差距縮小
確保現行國家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三山一灘”地區整體貧困,穩定實現農村貧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義務教育、基本醫療和住房安全有保障。
全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進一步提高
中國夢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更加深入人心,全民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健康素質明顯提高,全社會法治意識不斷增強。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基本建成,華夏歷史文明傳承創新區建設取得明顯成效,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
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
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綠色、低碳水平上升。能源資源開發利用效率大幅提高,能源和水資源消耗、建設用地、碳排放總量得到有效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大幅減少。
大氣和水環境質量達標率明顯提高
生態省建設深入推進,森林覆蓋率和森林蓄積量持續增長,生態安全屏障基本形成。
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邁出重大步伐
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取得決定性成果,形成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
人民民主更加健全,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明顯提高。
基層治理和服務水平大幅提升,社會保持和諧穩定。
黨的建設制度化水平顯著提高
經過五年的努力奮斗,綜合競爭優勢大幅提升,力爭實現由經濟大省向經濟強省的跨越,綜合實力進入全國第一方陣,成為促進中部地區崛起的核心支撐和帶動全國發展的新空間,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現代化新河南建設展現出更加美好前景。
指導思想
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按照“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持發展是第一要務,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加快形成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的體制機制和發展方式,著力實施我省三大國家戰略規劃、推進四化同步科學發展,著力優化經濟結構、轉換發展動力,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打造“四個河南”、推進“兩項建設”,確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全面實現現代化奠定堅實基礎。
如期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斗目標,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必須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匯集眾智眾力;堅持科學發展,轉變發展方式;堅持擴大開放,促進內外聯動;堅持深化改革,激發動力活力;堅持依法治省,突出引領規范;堅持黨的領導,強化政治保證。
基本理念
在經濟全球化和市場經濟條件下,競爭力起決定性作用。必須把厚植優勢作為發展行動的著眼點和立足點,找準比較優勢,發揮已有優勢、挖掘潛在優勢,打造先發優勢、利用后發優勢,推動局部優勢向綜合優勢轉變,提升綜合競爭力。實現“十三五”時期發展目標,破解發展難題,厚植發展優勢,必須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以新的發展理念引領發展行動。
創新:
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擺在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進科技創新、制度創新、管理創新、文化創新等各方面創新,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讓創新貫穿一切工作,激發全社會創新活力和創造潛能,加快培育新的增長動力和競爭優勢,努力實現由要素驅動為主向創新驅動為主轉變。
協調:
把協調作為持續健康發展的內在要求,正確處理發展中的重大關系,將促進四化同步科學發展作為突出歷史任務,以工業化、城鎮化帶動農業現代化,以信息化加速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統籌區域、城鄉、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不斷增強經濟社會發展的整體性、平衡性。
綠色:
把綠色作為永續發展的必要條件,堅持可持續發展,堅定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構建“四區三帶”區域生態格局,實施藍天、碧水、鄉村清潔三大工程,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現代化建設新格局,建設美麗河南。
開放:
把開放作為繁榮發展的必由之路,大力實施開放帶動主戰略,積極承接產業轉移,全面融入“一帶一路”建設,以加快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建設為突破口,完善開放載體平臺,拓寬開放領域,優化開放環境,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打造內陸開放高地,以擴大開放轉換動力、促進創新、推動改革、加快發展。
共享:
把共享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緊緊扭住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短板,大力實施脫貧攻堅工程,加強社會事業、民生保障等領域的薄弱環節,使全省人民在共建共享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
堅持創新發展、協調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共享發展,是關系發展全局的一場深刻變革,全省上下必須統一思想,協調行動,持續深化我省行之有效的思路舉措,在繼承中創新,在創新中提升,以現代化的思維和更加積極的開放姿態推動發展,提高貫徹五大發展理念的能力和水平,發展新經驗、擴大新成果、應對新情況、解決新問題。 (記者 楊曉東 李力)
堅定理想信念,就是要把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作為畢生追求,矢志不渝為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而奮斗。理想信念教育要格外關注青少年,引導他們堅定聽黨話、跟黨走的信念,樹立遠大人生志向和崇高理想追求。
9月29日,中共中央在北京舉行學習《胡錦濤文選》報告會。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斷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是當代中國共產黨人最核心的使命。
——堅持不忘初心、繼續前進,就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不斷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推向前進
今天重溫我們黨的“趕考”歷史,重新振起謙虛謹慎、艱苦奮斗而又大無畏的“趕考”精神,就是我們對黨95歲生日的極好紀念。
黨的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原則是: (一)黨員個人服從黨的組織,少數服從多數,下級組織服從上級組織,全黨各個組織和全體黨員服從黨的全國代表大會和中央委員會。黨的地方各級委員會在代表大會閉會期間,執行上級黨組織的指示和同級黨代表大會的決議,領導本地方的工作,定期向上級黨的委員會報告工作。
根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組織法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議事規則的規定,大會秘書處對代表提出的議案逐件進行認真分析研究,認為沒有需要列入本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會議審議的議案。
最近落馬官員貪污受賄案紛紛宣判。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領導干部一定眼睛里要有群眾,不要做無用功,干事創業一定要樹立正確政績觀。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干部隊伍建設,就培養黨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這里,我著重就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領導干部做到忠誠干凈擔當,談一些認識和體會。
最近,習近平總書記就“四個全面”的戰略布局發表了重要講話,提出改革創新貫穿了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這三大戰略,把改革創新放在關鍵位置,體現了一往無前的堅強決心。
——習主席親自決策在古田召開全軍政治工作會議的深遠考量,為制定決定賦予了豐富內涵。 習主席親自確定全軍政治工作會議的主題基調,親自審閱決定起草提綱,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傾注大量心血,自始至終給予堅強有力領導。
各省轄市委宣傳部、社科聯,省委各部委,省直各單位,省管各企業和高等院校,各省級社科類學會,中國人民解放軍駐豫軍事院校,中央駐豫有關單位: 2、我省(含中央駐豫單位和駐豫軍事院校)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和實際工作部門的同志有關社會科學的成果,凡具備參評條件的均可參評。
關鍵詞:申報;河南省社會科學;成果;年度;匯總;評獎;調研報告;簡表;著作;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決定》對我們黨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帶領全國人民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作出戰略部署,對全面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加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作出頂層設計和整體規劃。
劉云山在全國紀念鄧小平同志誕辰110周年學術研討會上強調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出席會議,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宣部部長劉奇葆主持會議。
對此,我們將誠懇接受人大代表的批評,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改進工作,不斷滿足人民群眾的新要求新期待。活動期間,前來參加“檢察開放日”活動省(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人民監督員、新聞媒體等部分代表做了很好的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