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封丘縣原縣委書記李蔭奎,在擔任封丘縣縣長和縣委書記期間,貪污受賄上千萬元,先后一千五百七十五次受賄,創下縣委書記受賄次數之最,但其家庭成員名下卻沒什么錢
原來,為免東窗事發,李蔭奎一邊上繳廉政賬戶資金,一邊卻讓妻子四處找親戚朋友借來身份證,用其他人的名義藏匿巨額贓款
落馬貪官李蔭奎,在擔任河南省封丘縣縣長和縣委書記期間,主動上繳廉政賬戶資金639800元,以示自己清廉。
殊不料,日后他卻被查出先后1575次非法收受142人給予的人民幣1276萬元、歐元8000元、美元8000元,創下了縣委書記受賄次數之最。
包庇“毒工廠” “陰溝”翻了船
李蔭奎在“陰溝里翻了船”,這條“陰溝”還是他自己一手“挖”出來的。“翻船的陰溝”就是地處封丘縣城居民區中的“毒工廠”——河南省新鄉市黃河化工有限公司。
黃河化工非法生產甲醇,不僅產生了嚴重的噪音和粉塵污染,還導致了附近居民患肺炎和上呼吸道感染的人數開始增加;而且這家工廠還偷偷將廢水、廢液從暗道經十支渠直接排入黃河,導致周圍環境進一步惡化。
省、市政府部門為此多次下達停產令,但黃河化工卻屢屢“起死回生”,甚至被列為了當地政府的重點項目。
黃河化工到底有何神通?竟然能在一再被關停的情況下,變成政府的重點項目?從黃河化工籌建的歷史來看,答案呼之欲出。
黃河化工的前身是封丘縣化肥廠。化肥廠籌建于上世紀70年代,屬地方國營企業,主要生產尿素。化肥廠在上世紀80年代頗為紅火,但由于生產技術落后等問題,之后效益連年下降。1998年,化肥廠宣布破產。
據當年的評估報告,化肥廠總資產達1億多元,負債總額2.7億多元。這個看似爛攤子的化肥廠卻引來許多企業老板的青睞,都表示愿意在條件合適的情況下出資收購。
2003年1月7日,在既沒有經過清算組討論,也沒有報請法院批準的情況下,時任縣長李蔭奎就代表封丘縣人民政府,與河南省武陟縣騰飛煤炭公司法定代表人黃金慈簽訂了《封丘縣化肥廠整體資產出售合同書》。約定:黃金慈以300萬元的價格買斷封丘縣化肥廠的所有資產;封丘縣政府僅對出售資產監控5年。
表面上看,這份協議與其他的地方國有資產轉讓沒有太大區別,實質上卻區別很大。其他的國有企業改制,盡管有可能是零資產甚至負資產轉讓,但常常有附帶條件,比如承擔企業債務,解決職工就業、社會保險問題等。
而封丘縣政府整體出讓化肥廠,卻是通過表面的破產程序將所有債權人的債權賴掉后,將化肥廠1億多元的凈資產以300萬元的價格賣給了黃金慈,相當于后者空手套得了上億元國有資產。
這一切皆因為李蔭奎和黃金慈為武陟老鄉。
黃金慈承包化肥廠后,將其改建成如今的黃河化工。2004年,黃金慈接手黃河化工1年以后,黃河化工被當年的“環保專項行動”列為14家必須“停產整頓、停產治理、限期治理企業”中的一家。此后,黃河化工多次被列入“黑名單”。但有著老鄉李蔭奎的庇護,黃金慈屢屢化險為夷,黃河化工繼續生產。
2008年年初,黃金慈竟然投資生產污染更加嚴重的甲醇。
同年9月,900多名居民代表在一封舉報信上聯名按下紅手印。部分居民代表開始逐級向封丘縣、新鄉市和河南省的環保、信訪部門舉報。
這一事件隨即得到重視。2008年12月,黃河化工被責令停止違法生產。而李蔭奎低價出售國有資產的行為被河南省紀委重視,成立專案調查組對其展開調查。
2009年2月,剛任幾個月縣委書記的李蔭奎被“雙規”。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