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畝棗園郁郁蔥蔥,嫩綠的枝葉在風中搖曳,水泉村農民張全正忙著施肥,汗珠不時從臉頰滑落。“一年收入四五萬元,只要找對門路,山里人致富不愁!”他說。
水泉村位于遼寧朝陽市七道泉子鎮,山多地少,十年九旱。“過去種莊稼,一畝地沒多少收成,村里人守著大山,過著窮日子。”張全說,
怎么才能致富?村里人重新審視資源。山區是劣勢,也有優勢,這里毗鄰國家地質公園,林地近7700畝,山清水秀,轉型生態產業是條路子。可種什么?怎么轉?對習慣了傳統種植的農民來說,不是件容易事。
“支部指路,黨員帶路,才能讓群眾上路,關鍵還是要給村民做出樣子來。”水泉村村支書王恒民說。
2002年,水泉村利用國家退耕還林政策,改造坡地、荒地,發展大棗、南國梨產業。黨員帶頭示范,干部帶著村民四處取經,請專家集中授課、現場指導。村民看到收益后,逐步跟進。如今,全村發展棗樹4000畝,南國梨700畝,僅果業一項,帶動村民人均增收1500元。
上產業不搞“一刀切”。芹菜溝村民小組坡地向陽,村里引導131戶村民建起200棟蔬菜大棚,遠銷內蒙古、黑龍江等地;通過招商引資,引進“龍頭”天賜米業,提高農產品附加值。
獨特的資源優勢,讓水泉村瞄上了生態旅游,著力打造集林果業、特色農業、旅游農業于一體的綠色生態村。村里引進遼西紅豆杉公司,種植、繁育紅豆杉200萬株,銀杏1.5萬株,340多畝荒山變成了生態種植基地。同時,建起生態觀光園區和溫泉度假村。現在,全村林地面積達77.3%,成為名副其實的綠色生態村。
吃上“生態飯”,美了鄉村、富了鄉親。水泉村黨總支書記王恒民說:“我們的農村美景如畫,在保護生態中發展,不僅能留住鄉愁,也能實現農民增收,這樣的發展才能長久。”
22日下午5時許,河北省保定市阜平縣北果園鄉水泉村廟會上突然沖入一輛運石頭的大貨車,官方通報稱,車輛沖擊及車上石材紛飛已導致6人死亡,11人受傷。
第51屆全球生態旅游大使世界總決賽落幕
第51屆全球生態旅游大使世界總決賽落幕
帝里春無意,歸山對物華。即應來日去,九陌踏槐花。4月20日至4月30日,宜陽首屆槐花節在該縣香鹿山鎮鳳凰嶺舉辦。
12日,隨著四川省委常委、省委農工委主任李昌平宣布,以“生態旅游新機遇,美麗四川新夢想”為主題的四川首屆生態旅游博覽會在江油市百年好合愛情谷山盟廣場隆重開幕。
金牛山上的石榴歷來被市民所青睞,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傳統的硬子石榴已經不能滿足群眾“挑剔”的味蕾。上徐村石榴種植協會通過市場調查發現突尼斯軟籽石榴具有色澤紅潤、果粒飽滿、口感香甜、不澀不苦、無核無渣等優點,深受廣大群眾的喜愛,市場需求也逐年加大,經濟前景十分可觀。果農根據市場需求,大力嫁接種植軟籽石榴,僅今年就實現品種改良500余畝,改良成功后每畝將提高收益4-5倍。
全球生態旅游大使走進南京 為青奧喝彩助力
7月1日,來自法國、澳大利亞、巴拿馬、加拿大等42個國家和地區的第49屆全球生態旅游大使們來到江蘇南京,身著各自民族服裝集體亮相,從而拉開了世界文化巡演的序幕。
7月1日,來自法國、澳大利亞、巴拿馬、加拿大等42個國家和地區的第49屆全球生態旅游大使們來到江蘇南京,身著各自民族服裝集體亮相,從而拉開了世界文化巡演的序幕。
盤錦于本月13日開始舉辦“第六屆中國·盤錦國際濕地旅游周”。
凸顯明清民居為主的中原山水風光古鎮,再現歷史漕運碼頭河湖山原,感受青龍背戰役及岳飛歷史文化背景,我國四大名鎮之一的河南開封朱仙鎮,9日迎來了朱仙鎮國家文化生態旅游示范區項目的開建。
“醉梨園”項目由龍澤五洲國際文化投資(北京)有限公司總投資28億元開發(前期基礎建設投資約12億元),占地面積2530畝,分文化、生態兩個景區。
西峽地處八百里伏牛山腹地,森林覆蓋率高達76.8%,被譽為“綠色王國”、“天然氧吧”,擁有“世界第九大奇跡”恐龍蛋化石群、“長江黃河分水嶺”老界嶺和中國北方漂流中心鸛河漂流。發展生態旅游,得天獨厚。
眼下正值木瓜成熟的季節,在方城縣柳河鄉柳四路萬米木瓜長廊,碩大金黃的木瓜果掛滿枝頭,清香撲鼻,這些秀美風景,如今成了旅游新的主題,吸引縣內外的大批游客前來觀賞游玩。
在上林縣的清桉行動中,村民種植在耕地里的桉樹被砍下。2014年6月底,韋建英種在地里的三畝半桉樹被鄉政府和村干部砍了。廣西林業科學研究院教授級高工蔣燚認為,在市場的調節下,廣西3000萬畝桉樹面積已經趨于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