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聚焦中博·河南行”中部六省媒體采訪團離開三門峽,結束了為期一周的采訪活動。六省媒體記者走訪了今年中博會舉辦地鄭州、漯河、洛陽、三門峽4市,一個迅速發展的河南讓采訪團各家媒體記者印象深刻。
河南面臨著一次新的飛躍
來到河南的第一站鄭州后,采訪團先后采訪了航空港區、經開區等地,了解我省產業承接轉移情況。
在航空港區,航空港區副主任張俊峰向記者們介紹,航空港區如今已成了一座聚集20多萬人的新興城區,規模龐大的電子信息產業基地落戶這里。截至去年底,這里生產的蘋果手機已經超過1億部,占全球產量的70%。而兩年前,這里還是一片荒地。
“河南速度,讓人驚嘆!”楚天都市報記者張穎感嘆地說。
隨后,采訪團又聽取了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的介紹,了解到最近一個時期,國際貨運航線紛紛在鄭州開通。中部六省現在有10多條貨運航線,鄭州占了九成。
“河南迎來了以航空帶動發展的新時代,這是河南省面臨的一次新的機遇,今后的發展將會有質的飛躍。”湖北日報記者張茜說。
經濟轉型讓河南更具活力
三門峽通過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推進了經濟轉型,讓采訪團印象深刻。
在義馬市,義煤綜能煤化工業園內日產500萬標方煤制氣項目引起采訪團的注意,這個項目是世界上唯一一條從煤到蛋白質的完整產業鏈,打破了國外的技術壟斷,實現了煤化工的轉型發展。
在三門峽速達交通節能科技有限公司,一輛輛靚麗的純電動轎車很吸引人。該公司董事長李復活介紹:“這款轎車有18項國內及國際專利,關鍵零部件的多項技術水平達到或超過國內外同行。”
“河南在發展自身優勢產業的同時,還在引進和培育新能源、新技術等新興產業。河南的經驗對其他省份很有借鑒性。”湖南衛視記者童歡說。
三門峽是河南經濟轉型發展的一個縮影,近些年來,我省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淘汰落后產能,探索“兩不犧牲”的可持續發展道路,經濟轉型成效顯著。
“通過采訪,我感覺到河南在經濟轉型方面思路清晰,步子堅實。這應該也是河南近年來發展這樣快的原因。”新安晚報記者徐冉說。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