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油:再造一個“工業江油”
●2011年,江油市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280.2億元、工業增加值85.86億元,工業利稅總額24.2億元,分別增長40%、27.1%和43.2%
●2012年,江油市力爭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365億元、工業增加值110億元、工業利稅30億元,分別增長30.3%、27%和26%
●江油規劃用5年時間使工業經濟規模翻一番
回眸2011
2011年,在綿陽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江油市堅持“工業強市”戰略不動搖,大力推進“1+3”特色產業發展,工業經濟持續快速發展。
工業經濟增速和效益實現新提升。全年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280.2億元、增長40%,是近三年來增長最快的一年;完成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85.86億元、增長27.1%;實現利潤總額13億元、增長70.1%,工業利稅總額24.2億元、增長43.2%。
工業平臺拓展和承載能力提升取得新進展。全年投入11.5億元實施了道路、標準廠房和變電站等基礎設施建設,新增建成區面積3平方公里、達到15平方公里。
工業項目建設和主導產業發展取得新突破。累計實施攀長鋼新區、六合鍛造等重大工業項目89個(其中,億元項目21個),完成工業項目投資41億元、增長32%,連續三年實現“每月開工或竣工一個以上億元工業項目”目標。全年實現“1+3”特色產業(規模以上)總產值243.3億元、增長26.5%,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87%。
創新能力和品牌建設有了新加快。新培育綿陽市級以上企業技術中心2個、達到8個,新增國家級著名商標和名優品牌1個、省級2個,省級以上達到13個,國家級1個。
開放合作和招大引強實效有了新增強。累計引進投資兩千萬以上工業項目38個,其中億元項目12個,為工業經濟持續增長打下了堅實基礎。
聚焦2012
2012年,江油市大力實施“三個倍增”計劃,推動工業經濟總量擴張、結構優化、產業聚集,加快產業規模化、配套化、集群化發展,力爭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365億元、實現工業增加值110億元,實現工業利稅30億元,分別增長30.3%、27%和26%。
主要舉措:
一是以重大項目建設為突破,加速壯大工業經濟總量。堅持項目為綱,大力實施“規劃項目產業投資攻堅年”和“項目建設突破年”,繼續保持“每月開工或竣工一個以上億元工業項目”的強勁態勢,力爭全年完成工業技改投資45億元。積極推進攀長鋼鍛造生產線、啟明星離子膜等12個項目竣工投產;加快推進黃龍破碎、西南鋼鐵等24個投資上億元項目建設;集中開工兩批投資過億元的重大項目;積極推進神華江油應急儲煤基地和一期2×1000MW超超臨界燃煤發電機組項目,緊緊圍繞“1+3”產業拓展延伸、集群承接、延鏈引進一批好項目,力爭全年引進投資兩千萬以上工業項目27個。
二是以“一園四帶”建設為依托,進一步夯實工業發展載體。按照產城一體的思路,以江油工業園創建全省新型工業化冶金機械產業示范基地為目標,加快實施東環線等園區道路和7萬平方米標準廠房等基礎設施建設,力爭完成投入10億元,拓展園區空間,提升承接冶金機械產業的能力,不斷發揮園區招商引資主戰場和“兩化”互動切入點作用。堅持錯位發展,穩步推進二馬厚、武都大康、含增香水、彰明龍鳳四個產業帶建設,加快提升新型建材、能源、食品醫藥產業的集中集聚發展水平。
三是以實施企業倍增為重點,加快壯大優勢企業集群。堅持一企一策、因企施策,主動在產業策劃、項目建設、鏈條延伸、資金籌措、人才引進、產品營銷等方面為企業服務,加勁給力,大力推動攀長鋼實施“三改一提升”,積極支持長祥特鋼等40余戶優勢企業快速擴張,合力打造高端特鋼“聯合艦隊”,努力在“特鋼新城”建設上實現新突破。積極支持做好川礦改革,加強銀企對接,放大工業發展基金和融資擔保機構作用,確保全年新增工業貸款10億元以上,凈增規模工業企業15戶、達到177戶,形成企業梯次發展、產業提檔升級的良好局面。
四是加強對工業的領導,營造工業發展良好環境。堅持重大項目、重點企業領導干部聯系制度,集中力量、集中精力和資源,切實解決土地供給、要素保障、擔保融資等影響和制約企業發展的困難和問題,確保企業開足馬力生產、時不我待上項目,形成一心一意抓工業、心無旁騖促發展的生動局面。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