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7月27日07:13 來源:大河網
□記者劉瑞朝
閱讀提示|鄭州建成區面積不斷擴大,根據公開資料,2016年中心城區城市建成區面積達到443.04平方公里,與2015年相比幾乎增加了一個惠濟區。然而建成區面積擴大的同時,交通擁堵、河渠黑臭、垃圾處理能力不足、老舊小區設施破舊、夏季逢雨就澇等城市病日益凸顯。
城市如何更宜居,功能更完善?前不久鄭州剛入選國家第三批生態修復城市修補試點城市,昨日鄭州市城鄉規劃局召開城市“雙修”新聞通氣會,城市發展將告別“攤大餅”的模式,轉向存量規劃和內涵發展。
[發布]城市建設不再“攤大餅”將更注重內涵
鄭州市城鄉規劃編制研究中心相關人士說,鄭州在城市發展過程中,既面臨著新城區的城市擴張,也面臨著老城區的更新改造。開展生態修復城市修補是治理“城市病”、保障改善民生的重大舉措,城市將由外延擴張轉向存量規劃,從規模化建設轉向內涵式發展。
生態修復,主要是加強鄭州市域范圍內水生態、林田生態、自然山體等的保護和修復,構建市域“山、河、田、城”的生態基地。
城市修補,是加強對城市功能的完善、城市品質的提升和人文魅力的彰顯,為人們提供宜業宜居的現代化城市。
生態修復的試點區域,包含市域范圍內建成區以外的所有區域,以森林、濕地、流域、農田為重點,對沿黃生態保護區、山地生態保護區、西南水源涵養區、東部沙土化治理區、北部生態恢復重建區等強化生態修復。
城市修補試點范圍,主要為城市建成區,包括鄭州市中心城區及周邊縣(市)區主要建成區,以城市修補為主,生態修復為輔。
該負責人說,今年7月14日,鄭州正式入選國家“雙修”試點城市。建立符合中原地區城市建設實際需求的“雙修”模式。下一步,他們將編制鄭州生態修復、城市修補的專項規劃。
[內容]生態修復主要是添綠城市修補破交通難題
鄭州市城鄉規劃局副局長賈大勇介紹,在生態修復方面,鄭州市將在登封市、新密市、滎陽市、新鄭市、中牟縣的建成區及周邊,建設城市森林和防護林區,構建“縣域”森林組團,圍繞市域邊界構建森林組團防護圈。
同時,鄭州將構建“森林公園—綜合公園—郊野公園—濕地公園—社區公園”體系,按照“300米見綠,500米見園”要求,規劃建設一批公園游園。鄭州將推動公共建筑屋頂、墻體、城市立交橋、高架橋等的立體綠化。
在城市修補方面,鄭州將加快形成以軌道交通建設為引領的公共交通體系。公共交通體系以軌道交通為骨干,快速公交為主干,常規公交為主體。今年將爭取新開工建設3號線二期、6號線一期、6號線二期、7號線一期、8號線一期、9號線二期、10號線、11號線等地鐵線路,在建里程突破380公里。
三江源生態修復和追責,都不宜再拖。環境破壞已經發生,我們能做的,只能是抓緊恢復,希冀三江源能夠早日恢復昔日瑰麗。大好風光、水資源重地,竟遭此命運,令人唏噓。
2016年,西平縣加快推進“兩河”生態修復綜合治理工程,以海棠為主要樹種,種植好綿延兩岸11公里的海棠花海,垂楊綠樹,艷草芳花,把西平縣城裝扮成花的世界,提升西平知名度、美譽度。
廣東省海洋與漁業局日前印發了《廣東省海洋生態文明建設行動計劃(2016-2020)》,提出將大力推進海洋生態文明建設,其中明確規定將建設10個海洋牧場、修復海岸線,并會將重要、敏感、脆弱的海洋生態系統納入海洋生態紅線區管制范圍。
記者日前獲悉,由多部門參與制定的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已上報。環保部5月發布的《國家生態文明建設試點示范區指標(試行)》提出,生態文明試點示范縣建設指標共包含生態經濟、生態環境、生態人居、生態制度、生態文化5個系統,有接近30項指標。
也會失眠也會生病,他不是“神”是人。日前,隨著珠海市中級人民法院的法槌落下,一審宣判決定執行無期徒刑。